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档案

旗下栏目: 红色修水 修水古建 修水文物 古树

江西修水回坑:古色红色相映成趣景更美

来源:浔阳晚报 作者:周武现 人气: 发布时间:2010-06-19


  走进古村,触摸文化 江西修水回坑:古色红色相映成趣景更美 本文来自修水网

  距修水县城50多公里,仅有一条能容一辆车通过的水泥公路,地处幕阜大山深处的新湾乡回坑村,尽管地处偏僻,尽管路窄难行,尽管目前名声不够大,不够响,不够远,但这里的廊桥遗梦见证悲欢离合,绣花楼内倾听喜怒哀乐,龙王古井润泽芸芸众生,麻石拱桥横跨百年不倒。一个以原生态、独特的文化气质浸润着的村落,吸引着县内外众多“驴友”、“摄友”、“画友”、“文友”光顾,也吸引许多专家和学者前来考究,其沉封已久的风采正被世人所了解。6月中旬,记者走进回坑古村,感受历史,品味文化,触摸真实,搜索记忆,同时也期盼着古村在岁月的长河中再度焕发迷人的青春。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光绪绣花楼,古朴亦古雅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四面青山山相连,一条溪水水长流;回还往复景各异,坑内稻香民淳朴。回坑因此而故名。
  走进回坑村,首先被这里的风景所叹服,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点缀成景;廊桥巨树古井小道,相映成趣;青砖小碧瓦与钢混大洋楼,错落有致。因此各地摄协、画协、文协,记协等频频光顾,也就不足为奇,不足为怪了。
  在进回坑村的右侧,距村头约百米远处,一栋古老的门楼与楼宇,古朴、古雅,屹立修竹林中,悠静、安然、洒脱,这就是有着百多年历史,至今还保存完好的清代绣花楼外景。首入门楼,就可看到门楼上雕刻“东来爽气”四个大字,进入绣花楼,映入眼帘便是大门上“先承萤案”等字,虽有百年之久,仍字字珠玑,熠熠生辉。其“东来爽气”之意不难理解,意谓“紫气东来”。其“先承萤案”之义令人费解,查阅《康熙字典》才得知,萤案就是雪窗萤案之简称,其意用萤光照明,以诵读诗书。此意便是绣花楼的车姓主人修建此楼时,希望子孙继承先祖车胤囊萤勤奋苦读之意,从中也可看到主人的学识和对读书人的崇拜。
  绣花楼是一栋典型的江南民居,围墙,院落,四合院;青砖、灰瓦、马头墙。整个院落占地约3亩,外大门左侧的雕花系马栓至今保存完好。主楼占地约500平方米,属砖木结构。主楼中间是一约30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前后是两大厅堂,厅堂内摆放着虎爪木条凳和青石长条凳供人们歇息,天井两侧是三层楼的正房,第三层就是绣花楼。围绕天井四角的门窗雕有“24戏”图,图画雕刻精美,形象逼真,其木雕、石雕呈现极高的艺术水准。据刻在墙壁砖块上的文字和当地地方志记载,该绣花楼建于光绪癸巳年,即公元1893年所建,距今有117年的光景。 内容来自xiushui.Net
  在绣花楼房内,看见了一张雕刻精美的木床,麒麟送子、百鸟朝凤的图画栩栩如生,尽管历经时序的轮回,仍色彩依旧,光彩夺目。
  绣花楼的存在,对了解、研究清朝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和当地风俗民情提供了难得的实证。
  站在绣花楼前,细细触摸、品味,有一种古典与红色相映,厚重与端庄媲美,喧嚣与宁静融洽,真实与传说并存,一位八旬老人座在麻石门槛上,悠闲地翘着二郎腿,悠闲地吐着一丝丝烟圈,悠闲地看着外来者进进出出,两个小孩无忧无虑地在天井中嬉戏。望着古老的绣花楼,古意浓浓,古风幽幽,蕴涵着神秘,挑逗起遐想。遥想百年前,一妙龄少女或一风情少妇,凭栏而坐凭思绪,绣花楼上绣风景,其千般离愁,万种风情,定又是一番仍存在记忆中的景致,加之现实中古态龙钟的老人与活泼的稚童,便是一道过去与现在完美揉合在一起的风景。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百年善述桥,古色也古香

修水网

  像一条巨龙般的善述桥静卧在碧绿的田野中,古色、古香。漫步于桥桥,让人怦然心动,拾读石雕木刻上的诗文楹联,追忆少男少女的浪漫情怀,廊桥遗梦梦境袭之而来,恍惚触摸到了并不遥远的历史。
  回坑善述桥,又名廊桥,距今已有107年,目前除少数栏杆损坏外,桥梁至今保存完好。据村民介绍,此桥为该县现存完好的最长的一座木廊桥。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故又称屋桥、风雨桥、风亭桥。木制廊桥,为何称为“善述桥”,已无从考证,但从镶嵌在东面桥头的“善述桥序”碑文中获知,可能为积善行德之意。
  善述桥坐落在回坑村的水口地方,未建桥之前,行人过此得拐弯桥底约20米处涉水而过,若逢大雨,行人常是望河兴叹,也常有冒进之人溺水而亡。石刻碑文上说,“回溪(回坑村)车生咏堂(音和),欠读儒书,勤劳稼穑,目睹此情,遂有修桥之意,家虽不甚饶余而乐善不倦……上通崇乡楚北,下达武邑吴西,此一乡曲间往来之要津也,为贯通回溪与外之往来,其独出资千余银辆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建善述桥……”
  善述桥为东南至西北走向,全长(净跨)31米,矢高8米,面阔5米,两端高约6米的门楼檐角飞翘,除四个桥墩是用巨石垒砌成外,桥身全用柏木构建。廊顶井然有序地分为九节脊梁,中间的脊梁上刻有一幅八卦图,其余八节均有雕刻或题词。与廊顶相连的桥柱相应有36根,内18根主撑廊内顶,外18根主撑廊外檐。连接两门楼的是盖着青瓦的长长廊道。四周置有全槛,栏杆、槛外用直板封闭,予以保障过往行人之安全,桥上两侧有长长的木凳,供往来者休息。镶嵌的另一桥头有三块小石碑,上面分别刻有“凡夜间往来持灯执火者务宜小心谨慎”、“但桥上桥下不准堆放杂物”之类的提醒之语。据当地老人介绍,这座桥修建后,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创意别致,设计独特。桥面上密密地铺着柏树木板,桥下激流轰鸣,人走在上面,没有一点晃荡惊险的感觉。桥下搭建的横木,全部是当地上好的柏木,经桐油浸泡数月,淫水难侵,虫蚁不咬,极耐腐蚀,虽经百年风雨而丝毫不朽,干爽如新。

xiushui.Net

  此桥虽无雕琢,无彩绘,但朴素大方,创意别致,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与独特。百年仍坚固如初,堪称一绝。整座木桥从木架到桥面上的柱梁、地板和两侧的木栏杆,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公母榫咬合固定。虽已过百年,榫头之间依然紧密牢固。同时,桥顶采用了“交叉造”呈金字形斗拱建造方法,进一步增加了木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每一根木头之间卯榫咬合不是钢性连接,当遇到大风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调整变形的作用,构成了木桥建造的柔韧性。一位七旬姓方的村民指着善述桥上面的瓦片说道,此桥采用了覆盖两层青瓦的方法防范狂风暴雨,人们俗称这种盖瓦为“二滴水”,无论多大的风雨,都可确保桥身免受侵蚀,这一点也是木桥百年不腐的奥妙之一。1998年特大山洪,洪水已经上涨到了桥面。洪水退去后,村民检查桥身,毫发无损。据介绍,当时建桥时桥中间还设有烧香点烛、祀奉“桥神”之所,而且在桥的一侧设置了护桥房屋,桥下留有护桥田、舂米碓等。当时护桥人在此长期居住,担负着简单的修理维护、为过桥人常备茶水、长奉“桥神”等职责。善述桥为世居此地的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因此对此桥十分喜爱,倍加珍惜。每逢节日、农闲或炎夏季节,村民们都喜欢聚集桥中凭栏而坐,谈天说地,道古论今。

内容来自xiushui.Net


  “要说善述桥是大气粗犷的,则绣花楼是内敛含蓄的;要把善述桥比作一篇小说,那么绣花楼是一首诗。两者的完美结合,是多么令人神往,而新湾回坑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心醉、让人留恋、让人难忘的乡野之地。”修水一位文学爱好者如是评。

  清代龙王阁,润泽众乡梓 本文来自修水网

  一进入村庄,就看到路口左边有座龙王阁,龙王阁造型独特,古树掩映下青砖绿瓦飞檐圆门,拾级而上的青石台阶,颇具建筑美感,前后左右四门,以利村民取水出入,龙王阁内有一口古井,水井口方方正正,约八仙饭桌样大,井壁用石块铺砌而成,长有茸茸青苔,井水清澈如镜,井底细流,源源不断,长久不息,细观之,赏心悦目,尝一口,沁人心脾。相传,该井水用来泡茶,水倾入杯中,水可高出杯子一韭菜叶而不外溢。据当地的村民介绍,古井与善述桥一样,也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距今亦有百余年,无论多大的干旱,古井的水从来没有干涸过,终年不止,汩汩而出,润泽着一代又一代无以计数的村民。
  距村庄不远处,在新修公路旁还有一座已经上百年的青石单供桥,虽然桥头有些许损坏,但仍傲然横跨河道两端,载负着村民的出入。此桥长约15米,高10余米,全部由巨大麻石建成。
  从等多处碑刻记载得知,绣花楼、善述桥、古井、古桥均是一名叫车音和的村民捐资建造,但是在回坑村村头寻至村尾,也没有找到车音和的后裔,他的个人资料掩埋在岁月的长河中。
  但他建设的绣花楼、廊桥、古井、古桥,还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目睹村庄百年的变化,见证村庄百年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且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默默地守望着村庄的成长,并遥望着未来。尽管岁月无语,但历史却无法虚构,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百年古村在岁月中辉煌的光环,也触摸到了渐行渐远的那份文化的真实与神圣。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古色”与“红色”,相映景更美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有古迹的地方必定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气息,这儿的乡土乡风乡情,宛如山畔边、善述桥下的回坑溪水,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流淌着,澄清如练,波澜不惊,令人流连,耐人寻味。回坑村村民对家园厚重坚守的精神,让我敬佩不已。多少位老年人述说起往事时,总是一脸地骄傲,就连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也从他们的笑脸中,能够感知古村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岁月的履痕,古色的珍视,无时无刻不在村民言行中流露出来朴实的质感,守卫、珍惜、保护,任重而道远!
  绣花楼、廊桥、古井、古桥是“古色”风景,但印迹在这“古色”风景上的“红色”记忆,一样让人怦然心动。书写在龙王阁上的“乘胜追击,继续革命”,立在龙王阁旁边的“红军战士纪念碑”,书写在绣花楼门前墙壁上的四首“毛主席语录”等,这些可遥想革命时期的血雨腥风和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壮志。若干年后,这红色记忆,又是一道迷人的“红色风景线”,更是教育后人的地地道道的不可多得的“红色”教科书。
  积淀深厚的“古色”文化,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正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文化,乡村地道的民俗汇聚在一起,这正是回坑古村与新貌,独特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责任编辑:周武现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