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城建:良塘巨变崛新城 良塘新区建设实现了“三年成规模”,正朝着“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迈进。从2009年9月良塘新区启动建设,到如今已经由城郊小村蝶变成中心城区。三纵三横主路网织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良塘汽车站按国家一级客运汽车站标准建设,集城市客运、农村客运和长途客运三位为一体;良塘医院总投资达三亿元,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医院。“四馆两中心”建筑群由博物馆、城市规划展馆、档案馆、图书馆和文化艺术中心、市民服务中心组成,体现了良塘新区的行政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建材家居市场、赣西北农副产品小商品批发市场、良塘汽车交易市场、江南国际茶城和达星物流商贸城等专业市场或已建成开业,或即将建成,以省际边贸市场为主导的宜业功能已经凸显。 不只是良塘巨变,近三年来,修水按照“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建设大修水”的城建思路,政府投入城建40多亿元,拉动社会投资100多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11个,竣工168个,城市建成面积由6.9平方公里拓展到20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5万人,城市化率由33%上升到41%。为提高城市品位,扩建了黄庭坚纪念馆,先后在滨水的两个荒洲上,斥巨资打造了马家洲公园和大洋洲公园,对洪坑河、宁红大道和沿江路景观带进行了改造。 修水网 随着秋湖里大桥、南圳大桥的开工,和良山线、黄田里大道的即将建设,以良塘新区为中心,“一心两河六组团”的城市发展布局已经形成。在赣西北群山的怀抱中,一座“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的区域中心城市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碧梧深处金花开 寻巢凤凰结对来 决战工业:项目聚集挺脊梁 近三年来,修水紧紧围绕“五年决战工业500亿”目标,全力决战工业,通过做强企业,做大产业,狠抓返乡创业,突出园区建设等举措,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分八批集中签约、开工、投产重大产业项目195个;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151个,其中亿元以上的79个、10亿元以上的6个。 围绕钨、钼、钒、石英、石灰石“五朵金花”新上了一批矿业大项目:有投资20亿元的九江金鹭硬质合金项目,投资10亿元新中英陶瓷生产线项目,投资8亿元的南方水泥年产200万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投资2亿元的中节能高纯超细硅微粉项目,投资1.5亿元的九岭矿业高纯度石英砂项目等。 围绕食品药品、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等六大主导产业进行招商,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扶持返乡创业的17条实施意见和鼓励农民进城就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全力推动返乡创业和自主创业。特别是组织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抱团回乡发展的做法,即由一地一群创业人士组团创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创办了太阳升缝纫机产业园、义乌返乡创业园、辉运饰品国际创业城、温州返乡创业园、雪人服装产业园等超亿元的大项目,带回了大量的人脉、资金、技术和就业岗位。三年来,全县共有3000多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返乡创业项目达355个,带动就业3万余人。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今年上半年,修水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2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工业企业用电量达0.81亿度:三项指标增幅均排九江市第一名。 幕阜万木承雨露 修江千帆竞风流 统筹发展:成果共享奔小康 修水突出以人为本,在推进“强工兴城”战略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干部素质。 以交通大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自2009年开始,修水所有出境主干公路都先后进行了升级改造。投资6亿元的柯龙线公路改造完成,投资近4亿元的修铜线改造即将完成。2012年5月16日,连接湖北通城的辽南线改造正式开工。同时,修水县还大力实施“三年打胜公路建设翻身仗”工程,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3004.55公里,全县通乡公路网已经形成,县乡公路通畅率达100%,行政村通水泥路率达100%。 多元化扶贫移民硕果累累,荣获全省绩效考评“A类先进单位”。“十一五”期间,共投入扶贫和移民资金达3.4亿元,同比增长60%,解决了44950人贫困人口温饱和脱贫问题。编制了《修水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得到有效解决。三年来,累计投资近4000万,建设廉租住房1681套,建筑面积8.405万平方米;公租房4538套,建筑面积23.798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喝干净水,走平坦路,住整洁房,上卫生厕,读科技书”的目标。 xiushui.Net 不断追求“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高,环境大优化”。2011年10月开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千名干部进乡村、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组织县直单位和乡镇干部1129人分赴360个行政村,进农户、访民情、解民忧、助民富。到2012年3月,活动深化为以治理“推、拖、躲”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 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切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成立了创建工作指挥部,实行“片、线、点、面”的文明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即县领导牵头包片、职能部门包线、单位负责包干区、社区负责居民区,把文明创建分解的“素质、整洁、畅通、放心、民心、净化”六大工程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使山城修水遍开“文明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