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升值”有助城乡统筹发展(人民时评) 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需要顺应时势,以二元协同思维方式,从城乡双向流动来认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有记者近日赴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县城2015年农转非仅200多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如何解读农民的这种选择,对于我们顺应中国国情和农村的变化,针对性地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需要调整一个认识,在推进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的价值要科学评估,而不能低估。农村在农民心目中的价值,与我们处在城市的角度对农村认识的价值是不一样的。目前对农村价值,更多是从经济利益和物质的角度来认识。其实乡村的价值,在农民心目中,除了这些物质的价值外,还有被城市人忽略的另外一些价值。这就是乡村特有的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价值。 作为承载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熟人社会,农村保持着一种特殊的亲情文化。这种文化具有一种混合的价值。其一,它是农民精神归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给农民带来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其二,在农村生活的礼尚往来中,形成了乡村特有的社会关系,从经济学看叫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在农民遇到重大事情时就能发挥作用,其功能是货币不能替代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价值处在不断衰减中,但并没有消失,在农村继续顽强地存在着。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地方的平坟遭到农民如此强力的反对,为什么许多华侨同胞,已经离开乡村有几代人之久,但仍然在老家修房子、修祖坟,每年清明节都要回来祭奠。 修水网 总之,我们对农民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这件事,不能用简单思维来认识。血脉、乡土文化与社会关系的价值,是构成农村户口含金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给农民足够的物质与货币,就可以让农民放弃农村户口,就可能事与愿违。 其次,还应该认识到,农民户口含金量的升值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升值空间。最近几年,不仅农民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农村户口,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城市人想到农村去。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种力量正在推动乡村价值升值。一是正在兴起的绿色消费和文化消费,使乡村特有的青山绿水、有机生态食品、乡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被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者青睐。在这种新消费的带动下,以农家乐为新业态的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潜力巨大。二是正在兴起的互联网,缩小了城市与农村在信息上的鸿沟。乡村电商使以前难以进入市场的乡村土特产品、乡村手工艺产品进入到城市消费市场,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希望。三是随着乡村价值逐渐上升,一批回乡的新乡贤,正在成为乡村文化复兴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作用下,乡村文化价值正在创造性复活,乡村价值自我认同感也出现了回升。 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需要顺应时势,以二元协同思维方式,从城乡双向流动来认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我们需要把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从关注农村到城市单一通道的疏通,转向城市与农村双向流动通道的疏通上来。我们需要认识到,不放弃农村户口的两栖式城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是一个常态。农民的选择,是农民自身收益最大化的选择,也是对中国特色城乡二元共生、双向流动城镇化的贡献。这不仅可以使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根在乡村得以延续,也符合城乡统筹的城镇化要求,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也将为中国人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本文来自修水网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