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乡音

旗下栏目: 乡音

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修水网 作者:安亓酃 人气: 发布时间:2012-05-25

  时隔多年回到老家,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深山村庄,再见时,没有太多惊喜,沧桑依旧,勾起了太多儿时记忆。

  老家是在复原乡中坪村五组,一个曾经靠山生存的村子。听老人家说,90年代的复原是比较富有的,人流量也很大,因为有一个林站。自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林站撤销,这里慢慢走向没落与萧条,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富裕了便搬出村外,现在只剩下四户人家在那里常住,但过年时外出打工的人基本都会回到这里团聚。

  我一直觉得村子是独立的,一条河将我们与外界阻断。小时候,河水清澈见底,夏天,我们都盼着太阳下山,然后一群孩子撑着竹筏,拿个废弃的轮胎做救生圈,不分男女,一起在河里戏水,直到我们这一代,村子里的人都是熟悉水性的。这么好的生态环境,自然会有很多鱼,那时人们会用自制的炸药在上流浅水的地方炸鱼。记得每次听到炸鱼的声音,几乎全村的人都会出动,拿着水桶和网兜,卷起裤腿就往河边跑,最后满载而归。捡回来的鱼,家里都会拿油煎好,日后可以用辣椒吵着吃,也可以加点豆豉放在甑里蒸着吃,那味道在当时就是人间美味。现在,给过我们那么多快乐与记忆的大河,由于下游修建水电站变得又深又宽,并且承包给私人养鱼。住在河边的人们再也吃不到门前的石膏鱼、鳜鱼抑或是小鲫鱼。而直到现在,我也才知道,这条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河叫崇河,但我们还是习惯叫她“大河”。 修水网

     以前,大河上架了一座独木桥,几块木板让我们直接通到对面,可是还得上一个很斜很陡的坡才能到对面的路上,我们却会乐此不疲的上坡下坡。下游建水库的时候,乡里和村里集资建了一座“钢丝桥”,钢丝把木板吊起来,这便成了出村的交通要道。当我第一次穿着高跟鞋在上面走的时候,走了几步桥便摇晃起来了,我抱着腿蹲在桥上不敢前行,看着河里的水,像要随时淹没这桥似的,我更加恐慌。村里的大妈把我扶过桥,笑着说:“太长时间没回来了,这桥你都还没见过呢”,过到对岸便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我以为谁家在放鞭炮,大妈却告诉我那是别人骑着摩托车在桥上经过。呵,确实很久了,自从我搬出这个村子后,这是第一次回来。

  2001年,我到了上初中的年龄,弟弟也该上小学,住在这个偏僻的村子上学是件难事,爸妈只好拿出积蓄在交通稍微好点的山口买了间房子,让我们上学方便些。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用村里人的话说是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我细细打量着每一片我曾经玩耍过的土地,田间地头,屋前屋后,旁人或许觉得寒酸,于我和其他伙伴而言,那个小小的村子装满了我们的童年,幸福与欢乐。只是,昔日的伙伴现在各奔东西,结婚的结婚,上学的上学,几乎失去了联系。
本文来自修水网


  老家,还是那十几间房子矗立在马路对面,依着崇河,静静地任岁月洗刷。

 
责任编辑:安亓酃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