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绵传承在于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人有传,这都是中国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积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主要归功于中华民族具有代代编修国史、编纂方志的优良传统。 已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曾经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地方志,简称“方志”,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中。中国方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据统计自春秋战国时代至今的地方志书多达8000余部、10万余卷,占中国现存古籍数量的十分之一。 修水县在国史有上望之称,自唐代德宗贞元十六年即公元800年设置分宁县,至北宋初更名宁县,南宋建炎四年即1130年升为义宁军,隆兴元年即1163年复为分宁县;元大德五年即1301年升为宁州;明洪武初年改为宁县,弘治十六年即1503年复称宁州;清嘉庆六年即1801年改为义宁州至民国元年。在此期间史上多次续编方志,得以基本保存完好。 我县地方志的第一次编修是从宋代嘉泰元年即1201年开始的,分宁县旧无志,由时任县令、临江人徐筠组织当地文人主编《修水志》十卷,可惜毁于兵灾。徐筠字孟坚、一作国坚,南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人,淳熙十一年甲辰即1184年与其父徐得之同登进士第,初为攸县主簿,庆元末年以奉议郎知分宁县,专以儒术治吏。他见山谷先生祠宇狭隘朽敝,及时组织修缮一新。每诣校宫必进诸生讲学,上宽民五事,乞免本州和籴。后调任潭州通判后,州人挂肖像以祀。改任全州知州,著有《汉官考》、《周礼微言》、《姓氏源流》、《修水志》,如今均已遗失,在《江西通志》、《周益公集》、《陈直斋书录解题》等书中都有记载。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第二次续修县志是在明成化十年甲午即1474年,时任县令萧光甫组织黄梅县博三山人龚章在《修水志》的基础上主编《宁县志》四卷。萧光甫福建莆田举人,授四川潼川州学正,以学行正派调任安县县令,母丧回家守制三年后改知宁县。他为政宽简,起弊振废,甚得民和。九年后升光禄寺署正,历后军都督府经历致仕。成化八年状元、左庶子、苏州府长洲人吴宽曾经为他题诗一首《为宁县令萧光甫题墨梅 》:“老干弯埼新干直,总是昆吾镔铁色。枝头忽被北风吹,并出疏花成戏剧。薄如蝉翼细蝶须,敢与腊雪偏相敌。雪也无香复易消,阻山背水俱无策。花神冷笑不言功,月下翛翛倚苍壁。狂游不到绮陌间,小隐时当野桥侧。平生高韵有谁知,此种奇姿何处得。补之已逝叔雅亡,人间久矣无清迹。诗人未补白华诗,画家重倒金壶墨。悠悠此意我所谙,欲向萧侯聊比德。试看宁县九年官,箧里只馀花的的。士林传玩等甘棠,黄鹤楼中莫吹笛。” 明弘治年间都御史周季凤在《宁县志》的基础上著《修水备考》二十卷手稿,并撰写序一篇:“弘治乙未,予为《修水备考》未就,东白张公闻之,走人假观,明日以书来,云灯下批阅,深得著述体,恨不得即与共成吾南昌郡志也。公固为三朝史官,兼以文学,擅名于天下久矣,椽笔纂修,以为一郡信史,直易易耳。亦何足为我公奇,顾予何人,敢当此语哉!越明年庚申,奉命虑囚湖南,公亦以忧归。又明年壬戌春,见公于洪都,栾栾衰绖中,公复曰:‘郡志非子不可,杨方震政务方殷,子幸毋多让。'予辞避不敢当。是年,公亦起复之京,寓高坡邸舍,遂以郡志四十有三卷送修,乃郡守祝瀚征、儒生罗甫所为而梓行者,公已序其前矣。予日:‘业已成矣,复修何为?'公不云所以,乃曰:‘元祯所欠者兹事,今付子。元祯死,可以见乡先生于地下矣。'季凤不得已受之。季凤官刑曹,刑曹剧地也,剧则不暇他为。然亦不敢负焉,多方假书,纂之垂成,俄升四川按察副使,整饬建昌兵备。虽道路修远,经历险阻,莫不肃戒,从者负之以行。无何公即世矣。明年丁卯,予以孽瑾矫诏,敕还家,乃与二三同志议成其事,祈以告无罪于公,寻为同行者私持去,仅存其半。独全者,《修水备考》而已。抚卷间,道义一念,幽明两途,得无有负乎哉?悲夫!公锐然欲表章先献,而予不能成之,且使已纂者废缺,公之志荒矣!此予所以因命吏人誊写予《修水备考》,而益叹予之有负于公也。郡志原本幸存,谨藏于家。俟他日予告休苟得不死,则竭吾力毕公志焉,庶可以见公于地下。於戏!修水为郡属州,备考其饩羊也。故特序东白之言于编首,以识予不敢终负之意。” 修水网 周季凤(1464--1528年),字公仪,号未轩,江西宁州今九江市修水县西港镇湾台村人,明弘治六年即1493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应天巡抚。他撰写的《修水备考》二十卷手稿到嘉靖壬寅即1542年由他的侄孙、刑部尚书周期雍捐献给知州陆统,陆知州组织文人编成嘉靖版《宁州志》刊印成册,这是第三次续修地方志。 周期雍(1479--1551年)字汝和,明正德三年即1508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陆统字道夫,广西平乐府举人,嘉靖十九年庚子即1540年到任,三年后改调云南阿迷州。 本届《宁州志》主修龚暹作《宁州旧志序》:“夫载集者,圣贤之心,天下后世之耳目也。世之兴衰、治乱、得失,人之善恶、是非、邪正,率于是以有考焉。故孔子尝有言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顾文献之不足欤。'孟子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皆史也。今之郡县,皆古之侯邦,其各有志,志即史也。《乘》、《梼杌》、《春秋》,名异而实同也,志于是不亦重且大哉?吾宁自唐贞元间割分武宁八乡置分宁县,宋因之,未有改也。至元间更宁县为州,明洪武初改宁州为县,至弘治间复为宁州,历世既久而载籍无稽矣。宋徐子筠始为《修水志》十卷,毁于兵。成化中县令尹萧君光甫,以黄梅县博三山龚君章纂为县志四卷,距今几七十年。弘治中,都宪来轩周公作《修水备考》二十卷,距今且三十年有奇矣。志既多略,《备考》亦未成书,君子故不能无杞宋之遗憾焉。嘉靖庚子,予投闲寓京邸,大司寇泉坡公属余家乘。事竣,出《修水备考》示,欲终来轩公之所未集也。时翁疏休致,余在逆旅,既再四订盟。越嗣岁,壬寅五月,余家居,翁复致简州守陆侯统,命使驰书币,相速以行,宿诺未酬而新命继至,余何敢辞?按《修水备考》,来轩公数十年精力,授之于翁。凡就事纪事,不立条格,悉沿诸旧而续所未至。间有先后异同,盖事以类宜,文以繁杀,皆翁所预裁之,前此郡守谢公存儒已序其概矣。今余特从而审阅之耳。若校正,则郡博袁君大纶、副博陈君万善、林君惠、杨君相;采辑,则庠生陈子由极、查子宪元、余子镗、刘子会、荣子奕世、周子希夔。时又间断,陈侯令以公檄视篆,至州守万侯民望以钦取简命,至判李侯松以侍御左迁,至一时英贤咸集,以文相长尤多。二守余侯瀛、幕相周君节右翼梓成。暹耻也,徒馆榖,奚庸为笔砚哉。呜呼!志也,信史也,由一郡而达之天下也,鉴戒存焉。宁虽旧邦,生于斯,长于斯,踵贤锡类而以劝以惩,誉髦起于名世,政教兼而复古,山川草木,蔚然改观,则宁之为治,信乎?其日新矣。”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第四次续修方志是在万历癸巳即1593年冬知州杨维城组织人员重修《宁州志》,并命东流教渝周贲任编纂并为万历版方志作《宁志后序》一篇 :“旧志修于嘉靖壬寅,迄今五十余禩。疆域犹故,时事已非,如更代损益,失今不考,后征无将。万历癸已冬,州守杨侯雅志纂修,谋于学博,以余耄年阅历颇多,属以编纂之役,固辞勿获,乃集举、贡、庠、彦三十余人,开局于延安寺,共事笔札,取其公而不私也。甲午仲春,集寺受事,旁搜博采。适岁当大比,诸彦迫于省试,约计偕行,潦草成帙以献。杨侯属诸学博校订之。胥以公事未遑,遂举余纂草付剞劂氏。甫阅月,而侯以萋非解组。归复属二守黄公终其绪。梓人选之豫章,经费取诸筦库。寻代觐北征,则命董匠以底于绩。刻成四之三,余亦稍助锓梓之费。适莆田讱庵方公,以名进士由滇南学宪来莅宁事,下车亟询宁志,余遂以旧志并新刻若干帙就正焉。公叹曰:昔朱元晦先生知南康军,首询郡志,识者谓其知所先务。即余不佞何敢望先儒后尘,宁泄泄然视掌故为末务哉?顾新志大体已完,惜乎精微未竟,是在不佞。于是昼夜操笔,三越月而告成,冗者删之、讹者正之、乱者次之、阙者补之,立义定类,修饰润色,体辨而意裁、事核而辞雅,犹自视欿然。出以示学博匡君、孙君、刘君暨余参考之。余与三师虽不能损益一字,而公之谦虚慎重亦可见矣。以余参与事始命序诸后,乃拜而言曰:古之著书者,必出于一人之手,然后自成一家言。宋子京、欧阳永叔皆良史才,而同修《唐史》一书之中多相枘凿。至永叔自为《五代史》,义例精密,轶迁史而追麟经。兹志经历数公,竟积岁未就。公毅然独断,不假众手,独承前绪,用垂后范,嚼然为一郡全书。俾郡之人与后之守是郡者得有所考,而知世代之沿革、风俗之淳漓、生息之丰俭、稼穑之艰难、民数之登耗、税敛之盈虚、吏治之得失、人才之兴衰,而忠孝节义,勋业文章,后先相望。所以维世道、淑人心、翊国家,亿万载太平之治,则公纂述志也,独斤斤称良史才已乎。公学有家传,诗书济美,簪笏蝉联;仕不为己,政尚仁厚;明同冰鉴,公比权衡;爱民若子,忧国如家,未半载而六事举、百废兴,异时超拜鼎铉,霖雨天下乃其能事。而蕞尔山陬徼惠干旄,盖天有意于凋瘵之民,且藉以为一方文献重尔。余耄不文,无能揄扬盛美,敬述修志之颠末以为公表云。万历二十三年乙未夏五之吉。” xiushui.Net 知州杨维城字子明,浙江汤溪举人,于万历十九辛卯即1591年以靖安知县升任宁州知州。他到任近四年,惩治贪官污吏,诸宿猾畏而敛迹,可惜后来被巡漕罢免。万历二十三乙未即1595年由新任知州方沆接力主修《宁州志》并作《宁州志旧序》:“古者国有史,家有乘,志固史之遗也。明兴,志郡县者,无虑数十百家,不佞最善康德涵太史之志武功。其辞事质而核,其善善恶恶公而义例明。曩课士滇中,稍仿之,作《禄券州志》,业已梓行。禄券介在夷棘一弹丸黑子地尔。矧宁为豫章支郡,山川文物,在昔有闻掌故,恶可阙而不讲也?旧志作于嘉靖壬寅,年久世殊,纪载较略。迩纂志草纪未竟,甲午嘉平月,不佞蒙恩薄谪至。簿书期会之隙,辄不揆固陋,取今昔志洎乡献周子仪先生《修水备考》诸书,谋于僚幕柯君熹年、汪君世祐,稍为删润之,凡八卷。其大纲有六:曰舆地,曰建置,曰典制,日年表,曰列传,曰艺文。舆地之属,为沿革,为形胜,为疆域,为总图,为星野,为气候,为风土,为祥异,为山川,为土产。建置之属,为城垣,为官署,为邮递,为仓庾,为坊里,为水利。而古迹、寺观、丘墓并隶建置之下。典制之属,为学校,为禋祀,为户口,为田赋。年表之属,为官师,为选举。列传之属,为宦迹,为人物。艺文之属,为诗,为文。他如诸目不能噪攘括者,各以类附丽之。沿旧十之七,鼎新十之三。志成,都人士聚族而请一言以冠简端。不佞欲袭常为铺张因革语,惧夫镜诚之无从也。乃序曰:吏治之隆污,征应在民风,斡旋在主德。宁自启疆以来无论矣。有宋真、仁二宗,不蓄为富、不杀为威,醇风休鬯,周茂叔先生以硕儒来佐分宁。于时,黄鲁直太史挺生双井,气节文章,遂与苏长公颉颃史册,人文彪炳至今。我朝成、弘间,休养生息,吏称民安。周氏三先生崛起缝掖,为世名臣,为乡大老,而缙绅冠盖之盛卓乎大江以西,盖吏治民风之所转移,其故可睹已。圣明在宥,屡下明诏,加惠元元。往者,宁年谷不登,赋日繁而逋日甚,征逮之檄,旁午道路。无论闾阎,疾首蹙额,睊睊胥谗。即士之偕计吏对南宫者,不啻足音空谷。则谁执其咎哉!维我有官君子,稽掌故而求民瘼,蠲不急之役,慎无情之逮,禁奸以法,催科以时,宁保障毋宁茧丝。上宣主德,下挽颓风。青青子衿,庶几有踵乡先生之遗躅而云蒸龙变者乎?俾后之载笔采风者,循吏名贤,美政善俗,不可胜书,则宁山川文物,重于海内,而志且以宁重,不佞窃藉有荣施矣!是役也,始事于前守汤溪杨君维诚,佐宁乡黄君应举,校雠者学博翁君汝遇、孙君绳武、匡君裕湍、刘君大用,纂辑者郡人学博周君贲,同辑者举人余学贤、吴之瑗,贡士周先慎,生员刘环、徐以礼、周存仁、陈谒、余学中、周期可、周希令、陈以简、查尧年、刘希慎、周希忠、余学明、陈謥、黄敬之、艾偕春、周师伊、帅登瀛、荣位、查尧安、梁全文、刘效忠、刘国龙、陈以志、荣恩、陈以蕴、余学修、查尧章,程督锓梓巡检徐汝楫、僧正司护。记常怀胥,效勤劳苦,缙绅士庶,醵金义助,则列名末简云。万历乙未端阳日。”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知州方沆字子及,号讱庵,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后塘草舍里人,明穆宗隆庆二年即1568年进士,官任全州知州,历任南京户部、刑部侍郎,转督学云南,后被人构陷,被贬为宁州知州。他学博词赡,待士以礼,抚下以慈,催科不事鞭扑,民感其化;他复建濂溪书院、先贤祠及黄庭坚祠,征招文献、雅意造士,每会课必亲躬衡裁;他主编《宁州志》,科目蔚起,四境恬熙,以故名山胜迹多所题品,士民慕其风雅,崇祀名宦;他历任九载,后升任湖广佥事;他致仕归乡后囊空如洗,赢得清名,著有《猗兰堂诗集》二十卷、与父诗合刊《方氏桥梓集》四卷问世。 到清代是修志极盛时期,乾嘉之际三修《大清一统志》,形成举国上下修辑方志的高潮,各地都设有修志机构,许多文人学者也竞相编纂、辑录方志。我县第五次续修方志是在康熙四年乙巳即1665年,由知州徐永龄主修,稿成而未刊行,其中有他作的《宁志旧序》一篇:“事有不关殿课而实关朝廷者,志是也。事有不论才之短长而以乘时为急者,修志是也。周官有左史、右史。又有外史掌邦国之志,即郡志也。郡之中土壤有肥瘠、生息有丰俭、户口有繁简、税敛有盈虚、风俗有淳漓,皆朝廷之所必察者。非志以纪之,而观风陈诗者何从一一而咨询之乎?迩来凡建牙拥节奉命按部者,首必檄取郡邑之图经,岂徒资博览哉,亦将以考其地之大小、验其政之难易、察其民之休戚良顽,而有以发全教化之耳。然则志之一书,昔之日关乎朝廷,今之日关乎民生矣。关乎民生者,即所以关乎朝廷也。修之乌可已乎?余愧短于才面不能胜其任,适修葺文庙,甫竣工,饮僚友学博暨诸弟子员于泮,而以邑志谋之。佥曰:‘宁志自明以来,一修于成化甲午,一修于嘉靖千寅,一修于万历乙未,其事靡不备载,展卷灿然指掌。嗣因重经兵燹,简编零落,前此诸贤侯往往欲缮辑之皆不获,竟厥绪而去。公有意于纂修,诚盛举也。'余曰:‘是将存郡之文献而备史所纪录者,余之才曷足以言此。但志期于信,信以乘时为急,故孔子于其疑者而阙之。乘时则事不至于疑而文亦无俟于阙。宁自明乙未以来,事之疑而可阙者多,信而可传者少。及今不修,则今之一二信而可传者,后尽疑而可阙矣。余每念此思得其人而修之也。'一时在座者,咸谓里中博士徐龙山名名纬、明经陈蔚庵名钦殷者,多闻博记,堪胜斯任。比遣吏赍牍迎之,越数日,二君既至,谦让再四、而始受事焉。余因素前守莆田方公名沆者万历乙未所修之本,以为式理。公廨毁残之梓十之五六,采儒林宝蓄之编十之三四,命小吏录之。二君删繁就简,诸同志互相考证。而事之在明乙未以前者益信而可传矣。自明乙未至今六十余年,岁荒寇乱,朝市变更之际,忠孝节烈所由显也。乃旁搜远访,每得一人一事,必推求至确而始附传焉。是事之在明乙未以后者,亦无患其不信而不传矣。甫半载,二君次第汇之。如旧分为八卷,以授余。余覆阅之、修饰之,取甲辰岁新颁赋役一书编载之。无论寒暑,常漏下二三十刻不倦。余惟志中所载建置典制之类,何者非所当详。且列传纪、宦迹、人物,后之览者慕前贤之美迹而政教必隆,仰昔人之芳型而彝伦克笃,则有关于吏治民风者孰大于此。他如舆地、年表、艺文各卷不必有太史之采,而珥笔者皆必存之,以为一郡之典故。余是以皇皇然修之,惜才之心急而乘时之心愈急也,今幸而有成矣。虽踵事增华不能无望于后之有官君子宁之贤士大夫,而此举坠之功,己不令莆田方公之旧迹就湮矣。果谁之力欤?是龙山蔚庵二君编纂之力也,是博学万君先登暨吾僚友郑君宪周、李君成芳、贾君璞、王君玺、朱君家梁、李君吉甫讨论之力也,是孝廉徐淮,明经陈钦说,国学生陈钦振,征士周孔熙,生员朱正崇,周更、陈嘉名、朱正纶、何汪、周京、刘三捷、周象乾、刘日章、熊廷瑨、卢鼎望、朱天爵、张文藻、陈宏绩互相雠校之力也。余特因诸君之力以为力而已。诸君请余序,乃即修志之本末草草言之,至分宁山水之秀,人文之盛,志载甚详,不复赘云。” 修水网 知州徐永龄号遐生,辽东辽阳人,以正白旗荫任知州。当时仓库遭遇兵火,康熙三年即1664年他到任后慨然修复,官征、官解,以苏民困,革除依准陋规。时值水旱灾害频发,他为民请命,在位近十年免除田赋五年,恩威并用,士民爱戴,立碑于梅市,曰西巡过化。至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以食少事繁终于官署,时人君子惜之。 此时重修的《宁州志》还有徐纬和陈钦殷各撰写的《宁志后序》,可惜在甲寅、乙卯两经兵火,所有文稿都付之一炬,目睹断简残篇,接任知州任暄猷继续工作,续修《宁州志》,完成后也撰写《宁志后序》一篇:“余筮仕孤竹,揽辔于燕北;复移琴梅川,又得问俗于南楚。下车而考郡志,皆文献足征,俾古今沿革建置、山川人物、田赋疆域,展卷而知原委。此国有史、邑有志,相为表里,亦綦重矣。洪惟圣天子特诏儒臣,博采群书,集《一统志》以昭盛治。苟有司以为不急之务,缺不修订,则图经既废,观风按部,岂尽陈诗可传。余至一郡必问一郡之志。矧分宁为洪都一州,古称艾子,居吴头楚尾,介在万山,气候亦异,从来钟毓豪杰,代不乏人。迄今,频年水旱兵燹,户口凋耗,生息不繁,致承乏兹土者,莫不鳃鳃是虑。余迁守于兹,抚字催科殊为棘手,簿书之暇,即欲辑订州志。适强藩跋扈,烽烟相望,草泽啸聚之徒盘踞奉武,战守捍卫三载未艾,颇费筹画。甲寅岁冬、乙卯岁夏,两经兵火,一切案牍版籍悉付秦炬,而州志断简残编几不复问矣。自幸未雨绸缪,增修城堡,致窃发者虽不时侵犯,犹可恃以无恐。稍暇即与二三同志互相考正,编辑记载,修补残缺,其间沿革、建置、田赋、疆域古今有考,孝子、烈女、人物有书,水旱、兵燹有载,使采风问俗入境而知分宁之盛衰丰瘠,不俟陈诗而展卷即知。则修志实为急务,虽非作史之材,无彩笔瑶篇登于州乘,其增美踵事端有望于后日之高明。异日览志者,当凉辑是书时,寇氛方炽,余守是邦,治赋而兼治戎,实不暇及此。幸学博彭君采石、戴君云章,孝廉徐淮,明经陈亨嘉,弟子员姚修经、何汪、周京、朱正纶、胡升龙一时诸贤咸集,讨论修饰有人。故能于军兴旁午之际,考订记载约略润色之,得与孤竹梅川文献足征,实非余一手一笔之力,亦非既安且宁,樽酒细论之日也。” xiushui.Net 任暄猷号美君,河南汝宁府息县、一说淮滨县乌龙集人,由顺治乙未进士授直隶永平府理刑。康熙六年补黄州府广济知县,康熙十二年癸丑即1673年升授宁州知州。他处事刚断明决,吏不敢奸。他设置义仓、义庄,帮助穷苦百姓解决吃穿困难,度过水旱荒灾之年,士沐其化,民被其泽。四年后升任赣南道佥事,老百姓立碑黄堂,以纪念他的政绩。 第六次续修方志是在康熙十九年庚申即1680年,由知州班衣锦主修《宁州志》并作《宁志旧序》,而且按规定书成后贡献一部于朝廷御览,其序曰:“古者省方问俗,而太史陈诗,以观一国之风。故制有外史,以备夫邦国之掌记,则外史之职即今郡县之志也。圣天子诏辑《一统志》,令天下郡县皆献新书,以副纂修之典,用光天下车书一统之盛治。按籍可考,不俟省方问俗,而风土奢俭淳漓与政治教化皆于志见之矣。檄行残疆,捧读皇皇宪令,恐阙略不修,何以谢小臣不职之罪。第分宁,地当吴头楚尾,迩以跋扈交侵、风鹤频惊之后守斯土者,簿书鞅掌,百废待兴,而且招散亡、劝耕桑、恤鸿雁、捍城隍,早作夜思,惴惴以不逮是虞,又奚暇遽及邑乘;况史才匪易,文献莫征,盖不胜其难、其慎矣。顾纂修为圣朝大典、方书乃资采必需,率尔以应几于易,竟无以应几于旷。夫易与旷厥罪维均,偏壤小臣深怀凛惕。计惟得有宏通博雅之儒传述编次、讨论校雠,庶几俾一邑疆域之盛衰、闾阎丁地之耗息,以至兵凶水旱次弟可稽,鲁鱼亥豕织悉无讹,斯足胜任而愉快也。前守得旧志于灰烬之余,亟欲修之。时斥堠戒严,寇氛盘踞,未及恢复。虽弟子员姚修经为之草创,而兵燹中之死孝死节者阙未及书,灾异未纪;学宫书院、桥梁津渡之废兴,以及方技、仙术、艺文俱未载籍。盖非阙而不纪,萑苻未靖,津路云封,即揭示五父之衢不能通晓,而烽烟中之草创事多散佚无考。爰亟谋诸学博戴君,揭示乡坊,博采失遗,核实汇编。且畴昔草创诸君类皆宏通博雅,复延以致之。相与辑订成帙,以副纂修巨典之购求。非敢曰踵事增华,聊谢俗吏赐履残疆或不致以旷失滋罪云。时总其修订则有学博戴君云章。一时绅袊雅集,共襄考证,令邑有新书,如郑贤之善。其词命则有孝廉徐淮,明经周必端、熊秉炲、熊吉梦、帅上达,弟子员姚修经、周京、何汪、朱正纶、胡升龙、徐嵋、余士品、徐名识、刘赞皇、陈宏绩、刘三捷、朱天保、陈毓琇、何治、程光裕、何曰恭,徐书姓名。是为序。” HULING 到康熙五十五年修河涨水,洪水泛滥成灾,州志湮没无存。第七次续修方志是在雍正八年刚到任的知州、直隶景州贡生、由抚州府通判调任的张耀曾借全省修《江西通志》的机会奉命重新组织峡江学博陈玉亭等人编写,到乾隆二年丁巳即1737年《宁州志》十卷完成,它上承班志,卷前有刁承祖、陈昌言撰写的旧志序,并亲自作一篇《纂辑宁志旧序》:“宁州,古艾子国。山深谷邃,疆圉绣错,握吴楚之枢纽,作荆襄之屏蔽。唐以前率以荒服视之附属。不尝自贞元间,割武宁八乡,始制县治。宋因之,寻称为军。元改为路,后改为州。明初改县,弘治间复为州。志之始作,邈不可考。成化中,县尹萧公光甫始为志四卷,垂七十年。都宪来轩周公作《修水备考》二十卷,其事始详,然仅一家言未授之梓。又三十年壬寅,前州守陆公统有志而未集,嗣因接任守万公民望与贰守余侯瀛、节判李侯松佥议重辑,请于来轩诸公以草授之,于是葺纂成志。岁乙未,前守方公沆复踵而修,盖益备矣。迨乎鼎革,州遭兵燹,简编残失。康熙初年,州守徐公永龄复起而葺之,得之残梓者十之五六,采之于儒林者十之三四。自乙未以后六十年之事迹典故,始有可征。甲寅冬、乙卯夏两经兵火,一切案牍版籍悉付秦炬。前守任公暄猷于斥堠戒严、烽烟交警之际,力为编茸,补完残阙。九年庚申,前守班公衣锦复承纂修之檄,增葺寇氛中死事之孝子、节妇,方技、仙迹、学宫、书院、艺文、祥异之阙略。至五十五年,蛟水泛滥,公廨文卷湮没无存,板逐波臣而没,而州志一书竟同广陵散矣。余惭寡昧,承乏是邦。甫至即访诸故事,历代因革之宜,贸贸然莫得其据。觅借旧志,刻久漶漫,半不可读。乃惕然曰:夫州之有志犹国之有史,鉴已往,垂将来。劝惩之理存而裁成辅相之道亦由之而出。修之乌可或缓?只以簿书鞅掌、工作繁兴,有不得不急所先务而姑缓此者。雍正十二年,岁在甲寅,适奉大总制赵公征修州乘,亟谋于学,延伫半载无一应者。岁终有明经陈子昌言自白下归,忻然独任其事,慨捐已资,无少难色。余恐乡党之间不无旁掣其肘者,用是定为科条,牒请上台,佥曰:可。于是陈子开局,延集同志,具笔砚、征书籍而从事焉。甫脱稿,乃有起而议其后者。牍上大方伯刁公檄州亲阅。嗟乎!郡邑修志亦犹修史,昔者江淹曾言之矣。盖史重褒贬,故删述宜严;而志尚详明,故纤悉必载。第所难者,殉众议则近滥,登屑细则近俚,任意抒辞则似文。至于尚论古人从违时好尤所极难。昔欧阳文忠公修《五代史》,而高安刘壮舆摘其挂漏,作纠谬论以示两苏,两苏不能屈。范大成为吴郡志,犹不免流俗之掩扼,乃知著述之难,虽上哲鸿才犹所不免,况下焉者乎。我辈愦愦,远不逮前人,而居桑梓之间,操月旦之任,良非易事。予既忝膺司牧有主持风教之责,且重以大方伯命,虽自愧不文而责难旁贷。于是复取陈稿重加校阅。载籍可稽也,则征之文;故老犹存也,则考之献。虑其赝也,则虚中咨访以要于当;虑其偏也,则据事取义以归于公。总之,星野、山川、都里、寺观仍其故也。职官、兵卫在所增也。田赋解给之额、仕进甲科之目,递有因革。人物、艺文、风俗、灾祥各有续增。与仙释鬼神、草木虫鱼之属,靡不广稽博考,句栉字比详加酌核,无复挂漏。虽不敢命为完书,要惟是区区无私欺之一念,窃自附于三代之直道。逾年而始卒。业上呈大方伯刁公鉴定,转授陈子,令付开雕。爰记纂修之年月及覆核之本末,以为之序。时乾隆二年丁巳二月。” HULING 第八次续修方志是在清道光四年甲申即1824年,时任知州、进士曾晖春召集州绅士议定,令胡乙灯、查渔宾与光同载笔,纂辑是邑举人冷玉光、查望洋,编辑有:教谕湖秉铃、龚相、陈庭芬、查树森,贡生鲁瞻泰、陈绮蘋,进士荣怀藻,增生樊屏翰,职员查光怀、查凌浩、周仁安,万方贞、王三锡、胡履谦,生员彭翥云、查光采、徐腾凤、陈鸿业、声元、云会、时观澜、陈书洛,胡履震、龚治、何凌云。 他们以熊氏活水园藏的旧刻《修水备考》及州志残存底本的基础上广为搜辑,并参考举人刘显祖(字宁拙)所著的《艾国拾遗》和州训导、万年人王朝璖所著的《宁乘备征》。编成28纲一百数十目,共32卷《义宁州志》。 知州曾晖春作《义宁州志》旧序曰:“宁据修川上游,古艾国也。秦汉后析郡县,为海昏,为西安,为西平,为豫章,为豫宁,为武宁,为分宁,为义宁军,为宁州、宁县,县复升为州。国朝仁宗睿皇帝御极之六年,以州人协力平匪,赐名‘义宁'。天语褒嘉,荣逾华袞,诚一州志乘光也。春以庚辰秋迁斯职,甫入境,索图经,求所谓州志者,自乾隆丁巳广文陈汪津续修后,旷阙几八十余载。虽山川形势,名儒硕彦载在前志,按籍可稽,而此数十年中户口之登耗、风俗之淳浇、建置之沿革、物产之盈虚,与夫忠孝节烈之大,兵荒祥异之书,乡先生余韵流风,足以廉顽立懦者,一任散漫缺佚滋杞宋无征之憾,谁之责欤?壬午春,大府倡修江省通志,檄各郡县献志乘,以备采择。春集诸绅士议之,时少尹查湛堂,因其先人澹轩学博尝倡修于十载前,事起中辍,殷然赴斯举,而一邑之慕义者咸踊跃急公。爰延前明府胡乙灯,孝廉冷芝田、查渔宾司载笔事,胡以年耄辞出,所拟稿商订而征文考献补缺拾遗,则芝田、渔宾实任其劳。以前明州牧方讱庵志为本,别类分门,一遵大府颁发程式而旁搜博采焉。自壬午冬开局至甲申冬竣事,始终经理者则学博胡云林、龚冬生,大使查片帆,明经鲁两岩也。而明经陈湄艇,参军周定轩、王燮堂,县尉胡吉山,生员樊屏翰、彭翥云、查光采、树森、徐腾凤、陈声元、云会、时观澜、冷松卓诸君皆与有劳。志成,求春一言序之。春思夫宁为南昌属邑,介吴楚间,实西南一大屏蔽也。山则钟秀于黄龙,郁蟠于幕阜;水则发源于龙湫,奔汇于彭蠡。修江之胜逦迤历六百里。而遥生其间者,尚气节,能文章,勋业科名弁冕史册。而地形险隘,邻境窃发,小丑告警,犹复向义知方,同仇敌忾,直障大江半壁。故汉唐而降,士食旧德,民服先畴,率以轻去其乡为戒。而担簦蹑履、襁负而至者宅尔宅、畋尔田,且踵相接也,则宁其乐国哉!春忝膺司牧,尸素为忧,南北轮蹄,簿书旁午,于斯事无能为役,幸与之观厥成。而州人士益勉勉焉。返朴还醇,顾名思义,以仰副圣天子嘉惠此邦之至意,斯春所企望而愉快也。夫是为序。” 修水网 曾晖春(1770—1853),谱名为城,字霁峰,号梅仙,福建闽县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初授国子监学正,官至江西义宁州知州;其妻王恭人(1771--1850年)系福建永福县今永泰县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河南获嘉知县、泉州府学教授王阳开的第三女;他有五子登科,四世七进士,尤其晖春、元炳、兆鳌、宗彦父子孙曾四世蝉联进士;他既是“近代中国陆军之父”曾宗彦的曾祖父,又是抗日爱国海军名将曾以鼎的高祖父,“全闽第一绣手”曾明女士的六世祖;他为官清廉,执政有声,并且支持表弟林则徐严禁鸦片。 此后经历太平天国运动,面对内忧外患社会现状,同治九年即1870年江西巡抚刘坤一(任期1865年--1874年)向朝廷上奏提议重修《江西通志》,得到批复后刘巡抚下令全省各府州县统一修志,掀起了第四次修志高潮,共修方志85部,加上光绪年间18部,总计103部。 所以第九次续修方志是在同治九年即1870年,时任知州王维新奉刘坤一巡抚之命组织乡绅文人续修《义宁州志》。王维新号柳桥,安徽太湖人,附贡出身,同治八年(1869)十二月从浮梁县知县升任义宁州知州至十一年(1872)正月。此时的州同知(知州的佐官,即副知州)是浙江山阴监生王聚源,号馥堂,任期于同治三年(1864)至十二年(1873)。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期间上饶知县王恩溥奉檄主修《上饶县志》,他延请邑绅教谕刘昌诏、孝廉杨敬资等设局纂修,同治九年(1870)八月开局,至同治十一年(1872)未及一半他奉命调升义宁知州,接力续修《义宁州志》。 王恩溥(1823年生)号濂舫,直隶通州人,廪贡,广西按察使王寿昌(1792--1845)之子,同治十一年(1872)正月由上饶知县升任义宁知州至十二月;他是前任江西巡抚韩文绮(任期1825年--1829年)的小女婿,他的胞姐王如瑛(1818--1858年,生子:宗彦、宗诚),是前任知州曾晖春之孙、进士、刑部浙江司主事曾兆鳌(1816--1883年)的继妻;他的高祖王安国是江苏高邮州人、雍正二年(1724)榜眼、吏部尚书;他的曾祖王念孙是乾隆四十年(1775)翰林、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曾参倒奸相和珅;他的祖父王引之是嘉庆四年(1799)探花、工部尚书,曾参与订正《康熙字典》2581条;王恩溥任义宁知州仅一年时间因督修《义宁州志》不力的过失被左宗棠弹劾罢免官回乡。 同治十一年(1872)十二月接任知州朱宽成雷厉风行,接力续修《义宁州志》。朱宽成号苹洲,安徽宁国府泾县人,附贡生,同治二年(1863)来义宁州掌厘务,即管理整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的事务。他与陈宝箴交好,同治五年(1866)八月曾国藩批示义宁州厘卡委员朱宽成禀公暇得与陈宝箴、李复等读书论古藉资切磋等实情;同治六年(1867)九月曾国藩复朱宽成信中说: “义宁地稍僻陋,文报罕通,似无以扩充闻见,全赖师友砥砺,振发志气。阁下既与陈右铭互相渐摩,则旁近当有闻风景附者。” HULING 同治十二年(1873)《义宁州志》续修完成出版,其体例最为完善、内容最为全面、资料最为翔实;此志地理类中汉以前用考,因所据史料有限且不可信,故载述极简略,汉以后用表,记述详实;职官志目所载职官,自明以前皆据正史,遇有其它载籍与正史岐异者,则并附之,更见其取材之广博周全。 翻阅《义宁州志·修志职名》便可知总裁有三人:义宁知州王维新、王恩溥、朱宽成;协裁二人:义宁州学正周云章、义宁州训导周琮球;总纂一人:同知衔、候选教谕、举人涂家杰;还有协纂、总理、协理、提调、协修等职员上百人。 实际上此次续修方志从头到尾行政、业务等事务总管涂家杰的贡献最大。涂家杰字载歌,一字纬人,号弥山,泰乡七都拾科里即现在桃里高塅村石窝里人;修水宁州镇桃里“三杰”之一;他于咸丰二年壬子(1852)乡试中举人,曾任濂山书院山长。 此志保留知州王维新手书的《重修义宁州志序》:“今夫天时有不测之机,人事有难齐之致,而天人发见,时事份歧,则惟书有以识之。识之为言,志也。志其天而星野分,志其人而名节著。统天与人,以散见如建置沿革、山川物产,以及选举、艺文、仙释、祥异,亦莫非天也、人也。宁州为古侯国,其有志则自宋嘉泰始,迨后一修于明成化,再修于嘉靖,再修于万历。我朝康熙庚申、乾隆丁巳又迭经修辑,至嘉庆六年赐名义宁,而志以义名则又自道光甲申始。夫小丑跳梁,群黎协剿,人知向义,天语褒嘉,此其中具有天也,亦人也。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顾自甲申至今,几五十年矣,山川犹昔,形胜依然,田赋、秩官、名儒、往哲,按籍可稽。而茶利滋兴,物产则较前尤盛;党庠遍设,文风则视昔加隆。至于威丰乙卵、丙辰间,发逆肆扰,茶毒生灵,士女有樱城之死,吏民捐报国之躯,今过万人墓,犹觉阴云惨淡,正气弥漫。他如贞孝节义,穷檐亦有茹苦之人;公正廉明,名宦不无可纪之迹。若不书以识之,时过境迁,不几湮没无闻乎? 予前任东乡,甫下车即以修志为急,工竣奉调来宁,而大府倡修江省通志檄适至。噫!是殆天俾之肩斯任也,修之其容缓耶?爰集诸绅,共为采访搜辑,得若干卷,越一岁始成书。是举也,纂修得其人、协修得其人、编次校订得其人,而捐助工资、经理出入,则又诸绅民襄厥成功者也,是端赖于人也。将梓,诸绅请予序。予一行作吏,笔墨尘封,然不能以不文辞,因识其缘起,而重有感焉。宁处万山之中,峰高而秀,水浅而清,扶與磅礴之气,积久而益发其光。 州人士承山谷之渊源,衍濂溪之统绪,道德文章必将日新月异。而岁不同矣,惟是天时之盛衰莫测,人事之得失难齐,牧是邦者,得是编而读之,省风土、立教化,凡所以兴利而除害者,庶几未雨绸缪,尽人力以邀天眷也夫!同治辛未清和月,署义宁州事上高县知县皖江王维新撰。” xiushui.Net 存世的《宁州志》和《义宁州志》不多,据研究修水文史的专家分析比较,一致认为清同治辛未年出版的《义宁州志》内容丰富、编排体例合理、校错勘误精当、印刷质量上乘,是千百年来修水旧方志中最后一部也是修纂和保存得最好的一部志书。 因此在2024年5月17日,由修水县委、政府拨款,史志办公室龚九森主任组织整理县图书馆藏同治版《义宁州志》(简体标点本)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由续修《修水县志》主编、原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冷自生同志复点和校审,古建林、卢大祥、谭兴华、周战线等负责校对,刘赓负责美篇。该书的出版为读者了解修水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此《义宁州志》共40卷,设置地理、建置、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类等类目。首卷修志姓氏、旧修姓氏、例言、目录、上谕、历朝诰敕附、绘图二十七;第一卷地理志---星野(占候附)、沿革(表、考附);第二卷地理志---疆域(疆界、乡都、形胜、扼要、邮递、坊里、树坊附);第三卷地理志---山川(山、尖、岭、崖、坪、石、台、崖、洞、水源、水、溪、滩、潭、湾、洲、池、泉、津、港、塘);第四卷地理志---水利(陂、塘);第五卷(上)地理志---津渡;第五卷(下)地理志---桥梁(道路附);第六卷地理志---名迹;第七卷地理志---风俗;第八卷地理志---物产;第九卷建置志---城池(街市、官署附)、公所(养济院、普济堂、育婴堂、惠疾堂、漏泽园、保婴社、考棚、塔附);第十卷建置志---坛庙(祠殿、台阁附、祖祠);第十一卷建置志---寺观;第十二卷食货志---户口、田赋、仓储(社仓、义田附)、漕运、驿盐; HULING 第十三卷学校志---学宫、学制、书院(乡塾、社学、宾兴附);第十四卷武备志---兵制、武事;第十五卷职官志---封爵;第十六卷职官志---文职;第十七卷职官志---武职;第十八卷职官志---名宦(列传);第十九卷选举志---进士、举人;第二十卷选举志---荐辟(献策、童子科、制科附)、贡士(恩贡、拔贡、副贡、岁贡、廪增附贡);第二十一卷选举志---仕籍(武进士、武举、胄监、授例、武秩、封赠、任荫、掾考、冠带、保举、乡饮附);第二十二卷人物志---名臣、乡贤、宦业;第二十三卷人物志---儒林、文苑;第二十四卷人物志---忠义;第二十五卷人物志---孝友、义行、善士(上);第二十六卷人物志---善士(下)隐逸、寓贤、方技;第二十七卷人物志---烈女(前朝烈女、孝女孝妇、烈女烈妇、贞女附、旧志节孝妇;第二十八卷人物志---烈女(新增节孝妇、善妇附); 第二十九卷艺文志---列部书目;第三十卷艺文志---表、疏、状、铭、书、跋、墓志铭、神道碑、祭文、哀辞、行状;第三十一卷艺文志---旧记;第三十二卷艺文志---国朝记;第三十三卷艺文志---旧序、国朝序;第三十四卷艺文志---历朝诗、词附;第三十五卷艺文志---国朝诗;第三十六卷艺文志---金石;第三十七卷杂类志---仙释;第三十八卷杂类志---茔墓;第三十九卷杂类志---祥异;第四十卷杂类志---轶事。 内容来自xiushui.Net 通过以上我县九次续修方志的介绍,我们对封建社会修水建县以来的历史发展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透过地方志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到许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审视和剖析这些地方志,深入学习本土文化知识,辩证地看待、慎重地使用,可以为我们认识和处理国家与地方间的社会关系提供有益的帮助。 正如刘延东副总理说的:“地方志工作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有着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为传承文明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是的,修水地方志作为“一方全史”,已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地方经济、社会、历史与现状,承载着历史的变革、血脉的绵延、文化的传承,串联起一代代修水人的千秋家国梦想,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