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官尘土间,强折腰不曲”,虽然他一生都只是帝国的低级官吏,但他的强硬和倔强性格,却凸显出一个强大的人格气场来。
黄庭坚还是有不少好诗句流传世间的,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但我以为,他的诗作之最有生命强度的莫过于《虎号南山》:“虎号南山,北风雨雪。百夫莫为,其下流血。相彼暴政,几何不虎。父子相戒,是将食汝……”
从这首诗中,我读到了《诗经》的隐痛、儒学的仁爱、汉魏的风骨、老杜(甫)的情怀,有了这些,黄庭坚的精神人格,无疑便站在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点!
宋代是文化巨匠辈出的时代,黄庭坚不敢说是最优异拔萃者,但他的精神世界,与那些最优异的文化传承者一脉相传,足可并驱。据说,南宋时期,宋高宗发布御旨,命将黄庭坚手书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颁于各府州县,刻石立于大堂前。那铁线银钩的笔画,正体现了书写者一腔浩然正气和深切的仁爱之心!
写到这里,我想起黄庭坚这位远逝的文化先贤,他还是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品质的。余秋雨先生把文化的传承过程视为一场“文化苦旅”,走在这旅途上的,有高蹈奋进者,也有隐忍不拔者,黄庭坚正属于后者。他不像他所崇敬的老师苏东坡那样,有江河滔滔汹涌不绝的纵横才气和幽默风趣无拘无束的潇洒性格,他的性格相对拘谨内敛,他的境遇也相对低微困窘,他更有一种行者、传道者的气质,那种坚忍、承受和担当,与其师相比,是不遑多让的。于是,我想用这个词来形容黄庭坚:他是一位“文化的忍者”。
“忍者”这个词出自日本,它是古代日本武士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忍者接受一种独特的“忍术”训练,而从事类似于中国的侠客及现代的间谍所承担的事业。他们有着比普通武士更高的忠诚度和作战价值,能量超过美国的海豹突击队员。他们甚至可以比拟为战略家们幻想出来的终极战士。但是,我想,倘若用中国的词义来解释忍者,那就是这三个词了:坚忍、承受和担当。
他不属于伟大的创新者,在中国文化中,创新始终是稀缺的景象;他也不同于孤独的守望者,守望是被动的坚持,而忍者,则于坚持中抱主动的姿态,无论有多少的阻遏、限制和困厄,都不能隔绝和熄灭他内心的生命之火。
文化忍者黄庭坚(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褚 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