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再苦再累也值 修水复原中小学校龙茶花老师在山里一呆就是36年
她1977年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曾在山区多所学校工作。她曾任教的学校有的地处林区深处,有的则在高山埂上。她从来没有要求过调到山外学校工作,在山里她一呆就是36年。她就是现任江西省修水县复原中小学校的龙茶花老师。据了解,她曾获得“县师德标兵”、“九江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爱心教师”等多项荣誉。
不辞辛苦,只为“一个都不能少”
复源乡是修水县的一个山区贫困乡。乡政府所在地的雅洋村距县城60多公里,其中有30多公里是陡峭山路,班车一趟要爬行两三个小时。这里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山高路陡,草深林密,时常有毒蛇出没。因为居住分散,那时,全乡有小学网点二十多个。有的学生要步行上十里山路上学。
最开始,龙老师被分配到复源乡最边远的村小坑口小学工作,后来又到过马门咀、湖州等村小工作。在山区学校工作,最难、最重要的事就是动员学额,保证适龄儿童都上学。所以每到一处,她都把动员学额、巩固学额作为她工作的头等大事。每个学期开学前,只要有学生交不齐学杂费,就帮着垫付,或者用她的工资担保,也不管家长以后会不会还。平时,只要有谁缺了一天课,她就在放学以后,哪怕是提着马灯走夜路,也一定要去学生家里问个究竟。
有一年在马门咀小学,龙老师班上有个姓杨的女学生,因家里人认为“女孩子读了书也是人家的人”,加上家里经济困难,硬不让孩子上学。她接连三天上门劝说都不起作用,她不死心,第四次又去,结果途中遇雨,她淋了个落汤鸡不说,还差点掉到山沟里。当她浑身湿淋淋、面带伤痕一副狼狈相出现在家长面前时,家长说:“龙老师,你为了我的孩子读书,苦口婆心劝我,今天又弄成这个样子,我就是个泥人也该动心!”就是这样,她用自己的言行打动着每一位家长,让学区的所有适龄儿童都上了学。
“其实,我当时脑海里就是想到应该让每一个山区孩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她们的人生。而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的责任和义务。”龙老师向记者说道。
他们也是我的孩子 再苦再累也值
从2000年左右开始,复源乡居民移民的移民,进城的进城,学生人数逐渐减少。2003年,乡政府决定,把几所学生较少的小学撤并到中小来。因为路途远,所有学生都必须到中小寄宿。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感觉很为难。如果不解决学生的生活管理问题,势必造成一部分学生辍学。最后在学校和家长的建议下,龙老师兼任担任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护理工作。
要知道,龙老师是一年级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一周20多节课的教学工作本就繁重,而低年级学生生活护理更是一件十分琐碎的工作。每天早晨她六点中就必须起床,为学生叠被子、扫地、打洗脸水,还要帮年龄小的女学生梳头,帮年龄小的学生洗碗、淘米、蒸饭,还要代管零用钱和钥匙。吃饭时,要把饭菜端到寝室,陪着孩子们把饭吃完。放学后,要帮学生打洗脚水或洗澡水、洗衣服等。夏天还要给年龄小的学生洗澡。每天从早到晚、从教室到寝室,总是不停地忙碌着,直到孩子们安然入睡后,她才能安下心来备课或批改作业。
为了方便照顾学生,她在学生寝室的前半部隔出一间办公室兼卧室,也就是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简陋得不能再简陋。晚上,还要叫那些会尿床的孩子起来小便。如果寝室里有学生要去大便,她也一定要陪着去,不光是因为她们胆小不敢自己去,而且还因为去厕所要上一个高坡,尤其是下雨天路滑,她不放心。
除此之外,她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吃饭问题。有一次,星期五下大雨,河里涨了水,枫林村、双港村的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说,无法过河接孩子,只能让她们呆在学校。她想,这些孩子呆在学校已经一个礼拜了,天天吃干菜、米饭,也没有什么营养,而且几个孩子在学校住宿太不安全,于是就把她们带到自己家去住了两天,给她们做些好吃的,星期天给她们炒好一周的菜后一同回到学校。
当有人问她何必让自己这么忙碌这么累时,她总是说,她们父母不在身边,我就是她们的妈妈,她们就是我的孩子,哪里有父母不对孩子好的呢?
刘欢、记者赵婉露/文
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再苦再累也值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刘欢 赵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