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周健康
7月26日至29日,炽热酷暑,但阻挡不了我们出行的脚步,我们江西书院研究学会修水分会一行五人,驱车近二千公里,探访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浙江千岛湖高心灵书院和正谊学堂,福建武夷山博约书院等。观赏周边自然山水,探究厚重书院文化,感知自然教育理念。
既感恩于自然山水的包容与赐予,又惊叹于传统文化的精深与智慧。作为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从中感受到向大自然学习智慧,回归自然本真的教育是何等重要。
古代书院之所以大多建在幽僻深山中,它不仅仅是为着读书治学的清静,更有着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更利于向大自然汲取生命能量获取教育智慧的考量。
他从故居前的半亩方塘悟理写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的清澈,是因有活水的注入,求学问道,只有不断的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坐落于朱子故里五夫的博约书院,秉承朱子遗风,推行经典教育。以四书五经为立本之学,以读解行证为日用工夫,以开发人性为教育目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养正立人、回归教育本真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在浙江千岛湖高心灵书院,我们聆听了郭永进老师和庞院长的讲课。郭老师讲课的主题是"大自然·大学堂--道法自然--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他认为,教育不只是学术更在明道,惟智术评价,惟功利是图,就会扭曲教育的本心,我们要善于从大自然中学习教育智慧。
自然万物不计名利,不急不躁,顺序生长。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大学堂,了悟生命真相,了悟生命与大自然的关系,开发先天道德,恢复清净心灵,做有品德知礼仪,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勇于担当负责之人。
庞院长的讲课主题是"向大自然学习散养--基于道法自然的真爱教育"。他指出,在大自然中,心自然会打开。生命需要在大自然中浸泡。自然中更容易接地气,生命需要接地气而不是接水泥,地气中有生命能量。他认为养孩子不能像养盆栽,按你的审美要求去框,教孩子不能像做保姆,按你的价值取向去主宰甚至去包办。
母鸡带小鸡自己咯咯不吃让小鸡来吃,当小鸡长出小硬翅时自己与小鸡抢着吃;大雁带着小雁跳崖,老猴逐着小猴爬树。这些动物行为,无不给我们启示,养育孩子该断奶时得断奶,该"狠心"时要"狠心",要及时剪断爱的搀扶,让他们自己扎根找养分,接受风霜雨露的历练,那他的生命将会更健康更强盛。
要学会"折腾"孩子,不心疼他"摔跤",舍得让他去"冒险",这样就能更好培养他的自主自信、担当负责。过分修剪呵护的盆景好看,但没有自然生长的树木有持久的生命力,有棚无土营养着的果蔬,看来光鲜亮丽,但没有野外生长的果蔬有原汁原味。
常言道"磨灰沾土,带得墩鼓。"散养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负责,这就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真爱智慧。
教育的目标是正人,是修身是培能;教育的本质是纠正,是协助和引导。探究古代书院文化,向传统和大自然学习教育智慧,是回归教育本真、破解当今教育困惑的重要切口,正如毕业于北大的博约书院杨院长所说,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塑人的,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教育的手段应该是开放的,教育的方法应该是自然的,我们的先圣先贤、私塾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们当代教育人应当慎思敏行。
因此,这次探访书院不能只写书院。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周健康:字康生,微号渔翁,《古城旧梦》特约作者。1964年9月出生,1983年8月参加教学工作,修水五中退休教师。业余爱好钓鱼种菜,弄点文字,做些公益。散文、随笔、教学心得、公文政论偶有满意之作。一切爱好只图生活充实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