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石平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纸本墨迹,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29行150字,约书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松风阁诗帖》
松风阁在哪里?黄庭坚为何写下这首著名的松风阁诗?
此诗载于黄庭坚《山谷诗集》,名《武昌松风阁》。松风阁在今湖北省鄂州市(北宋时为鄂州武昌县)之西的西山古灵泉寺后。
诗中有“洗耳不须菩萨泉”句,“菩萨泉”,亦在西山古灵泉寺(又名西山寺),苏轼《菩萨泉铭并叙》:“今寒溪少西数百步,别为西山寺,有泉出于嵌窦间,色白而甘,号菩萨泉。”
《松风阁诗》全文如下: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令参天。风鸣媧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晖为我妍。野僧(早)旱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东坡道人已沈泉,张侯何时到眼前。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该诗句句押韵,这种特殊的诗体,旧称“柏梁体”,传说是汉武帝时筑柏梁台成,与群臣联句赋诗而得名。
“柏梁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只有七言,没有五言;(2)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3)逐句入韵,可以重韵;(4)前后句意可不相 属;(5)不拘句数。
曾经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在介绍徐州市历史掌故时,讲到了苏轼《登云龙山》诗:“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主持人介绍说:“可能由于苏轼醉酒,八句诗只作了七句。也可能是别人誊录时漏了一句,目前就成了这个样子。”
其实,苏轼写的是一首柏梁体的古诗,并非漏了一句,像黄庭坚这首《松风阁诗》就只有21句。
二、《松风阁诗帖》的书法艺术特色
《松风阁诗》的结体、用笔、章法都很奇特。其结体有两个特点:一是内紧外放,紧处亦见奇肆,放处倍添神采,其规律是主笔尽量向外辐射,横画向左,竖画向下,撇捺则左右纵横开张,与紧束的中宫形成鲜明的对比;二是欹侧多姿。其字如风枝雨叶,偃蹇横斜;又如谢家子弟,不冠不履。用笔厚劲挺拔,擒纵得体,浓纤刚柔,尽如人意,虽然如游龙舞凤,处处飞动,却也笔笔着实,没有丝毫的懈怠和软滑。纵观全篇,章法奇诡跌宕,扣人心弦,字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收或放,或藏或露,疏密相间,穿插争让,出没奔轶,超逸绝尘。
元李源道跋云:“黄太史书,自谓得江山之助,此诗与书皆其得意处。涪翁人品如此,诗什又如此,书法又如此,宜其为内家之珍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