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程效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分宁人(今江西修水县人)。在诗、词、书法、散文等方面均卓有成就。诗歌与苏轼并称“苏黄”,为著名的“江西诗派”鼻祖;词曲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书法则名列“苏黄米蔡”宋四家,散文在北宋中后期文坛亦堪称大家。
丹棱杨素翁,英伟人也①。其在州闾乡党有侠气,不少假借人②,然以礼义,不以财力称长雄也③。闻余欲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刻石藏于蜀中好文喜事之家,素翁粲然向余请从事焉④。又欲作高屋广楹庥此石⑤,因请名焉。余名之曰“大雅堂”,而告之曰:
由杜子美来四百余年,斯文委地⑥,文章之士随世所能⑦,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⑧,况家室之好耶!余尝欲随欣然会意处笺以数语,终以汩没世俗⑨,初不暇给。虽然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为文,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而入其门耶⑩?故使后生辈自求之,则得之深矣;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说而求之,则思过半矣⑪。
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⑫,则子美之诗委地矣。
素翁可并刻此于大雅堂中。后生可畏,安知无涣然冰释于斯文者乎!
元符三年九月,涪翁书⑬。
【注释】
①杨素,字素翁,生卒年不详,北宋眉州丹棱乡绅,赠封朝散大夫。南宋史学家李焘岳祖父。
②少:通稍,略微、稍微。假借:宽容、原谅。
③长雄:有版本称“雄长”,意为在地方上享有声望。
④粲然:笑容灿烂貌。见《荀子·非相》:“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
⑤庥:庇荫、保护。
⑥委地:抛弃而无价值。见《庄子·养生主》:“如土委地。”
⑦随世所能:能本指智能之士,此处谓影响一代潮流的俊杰。随世所能谓追随当时诗坛的时尚人物。
⑧未有升子美之堂者:升堂即登堂入室之意,此处指远未达到杜诗的境界。
⑨汩没:本义于水中沉浮,此处引申为沉湎。
⑩闯然:顺利地进入。
⑪思过半:谓岁力一半,即事半功倍之意。
⑫托:寄托、隐射。商度隐语:宋时口语,指揣测、揣度,相当于今所谓猜诗谜。
⑬元符:北宋哲宗年号,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涪翁:黄庭坚晚年之名号。
【赏读】
本文作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主要叙说的是作者被贬谪巴蜀六年间,遍访和收集杜甫的诗歌文化遗存,将诗圣流寓两川夔峡期间所作的诗歌全部书写刻石传世,使“大雅之音久湮灭而复盈三巴之耳”(《刻杜子美巴蜀诗序》),并完成了这一名噪一时和造福后人的文化创举。
为打造此一“私人订制”的文化项目,黄庭坚一度在当地寻求赞助方颇为不易,直到行侠仗义的丹棱乡绅杨素慕名前来“投标”,酝酿多时的施工计划才算落到了实处。在所需资金、技术和人力均有了切实的保障后,黄庭坚将此一工程全权委托素翁主持建造,自己则以杜诗为蓝本同步展开书法创作。办事雷厉风行的杨素撸起袖子就干,领衔数十名石刻和泥瓦工匠夜以继日地施工,一年时间即大功告成。喜看三百余块石刻诗碑摆放入新建造的高大堂宇,黄庭坚兼会古训“诗以大雅为正声”与俗语“登大雅之堂”之双重寓意,欣然将之命名为“大雅堂”,并随即写下了这篇记述此堂落成典礼的短文。
大雅堂建成于蜀中偏远之地,并非山川形胜之名楼名阁。涪翁为之作记和在其遇赦出川之后,再无重量级名家登堂撰文赋诗为之增光添彩,加上当时黄庭坚《大雅堂记》乃应邀即兴赴会而匆匆写就,故此篇楼堂亭阁之类的记叙文,无论是内蕴文采还是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均不能与王勃《滕王阁序》、欧阳修《醉翁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等同类名篇相比肩,但细览此三百余字之文,仍可感受到山谷手泽的清新淡雅和别有意趣,具有构思求新、叙述简洁和重点突出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01
学界有山谷入川后诗变前体之说。从此文也看得出,作者开篇即尝试出新求变。文章所写对象本是可直观的实体建筑物,却一反此类文章开言及物或记述时空的常态,即开篇并未直接描述大雅堂的楼堂建构、空间形制、风景布局和落成年月等等,而是一开头即推出和简介主要功德人物。一句古汉语判断句式及相关评述,有如现代影视剧的片头推介,让人对主角杨素翁其人有了直观印象,知晓其为蜀川本土的一位豪迈英气、仗义疏财的乡绅。
接着作者回顾入川以来自己即有为杜诗建堂立碑之意,不过原计划规模不大,只打算将“刻石藏于蜀中好文喜事之家”即可,直到遇上同样尊崇杜甫且财力雄厚的杨素,二人一拍即合,并商议调整和扩展了原来的工程设计,不仅书写和拓刻了“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而且还额外建起了存放石碑的高大堂宇。从开篇第一段文字来看,作者表述的重点不在于“堂”本身,而偏重在“人”的叙述上。因为谁都明白,对于一项体量如此之大的建筑物来说,没有人力、物力、财力作强有力支撑和保障,即便规划做得再好、描绘图纸再精细,都不过是空中楼阁。故此,作者为“大雅堂”落成作记,起首即推介当记下头功的杨素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02
这篇本为单个事件的记叙体文章,由于行文中悄然注入了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故叙中带议,议中夹叙,不仅文短而意长,还在叙述的过程中自然生发出两层含义:那就是对杜甫的推崇与对后学的勉励。
其一,作者认为“由杜子美来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意即诗歌从晚唐到宋初四百余年,绮丽纤弱诗风弥漫诗坛、流弊一时,逐渐与杜甫关注现实和因任自然的诗歌“正雅之音”相行渐远。对此欲行矫枉而过正,就必须以杜甫之诗尤其是避乱巴蜀时期诗歌为标榜,并把准杜诗的思想脉搏和艺术真谛。黄庭坚认为:杜甫诗歌精髓在于不饰雕琢而自然天成,即“无意为文而意至”。这里的所谓的“意”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归纳为诗人的主观寄托和相对应的外在意象,体现在诗中即不刻意寻求寄托而实有更大的寄托依存。惟其如此,诗歌的主旨、性情就自然而然表现在言语与意象之中。可以说,由此文提出的“无意为文”命题或者说诗论,后来成为奉杜甫为祖师的“江西诗派”的重要创作主张之一。
其二,为了指导后学正确理解杜诗之“意”,山谷强调:只有在学习和继承 “风骚”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从“无意为文”之“破”到“意已至”之“立”的心路历程,方能登堂入室而找到学杜的正确门径。换言之,学杜不单是要学其严谨的谋篇布局、遣词炼句、声律音韵等方面技巧,更重要的是在于学其有为而作、驾驭情感和展现人格精神。同时,这也是作者建造大雅堂的另一层用意,即为巴蜀乃至天下后辈学子,提供一个永久性的学杜范本。
03
从山谷此文记述中,可知大雅堂收集“镇堂之宝”有二:一件是以杜甫入川后创作的诗歌为蓝本而镂刻的诗碑,共收集杜诗一千余首,约占其整个传世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二。杜甫晚年寄寓巴蜀期间的创作,大多是意境高雅、声律精美的格律诗,代表着杜诗乃至唐代格律诗的最高水平,历来为世所公论。另一件是由黄庭坚手书并监制的三百余方杜诗石碑,应是黄毕生数量最大的一次书法集中创作。黄庭坚书法无论是行楷还是草书,尤其是被称“长枪大戟”的行书,独具笔墨创意,是有宋一代书法艺术“天花板”般的存在,黄庭坚还被列入大名鼎鼎的“宋四家”。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唐代诗圣与宋代书圣两相组合的人文艺术体,可谓诗书双绝合璧,无论作多高的价值估量都不为过。惜乎这一文化遗存约五百多年后,同样遭遇“斯文委地”而毁于明末战争烽火,屋堂和石碑真迹均荡然无存。尽管近些年为提振经济,当地政府在原址重建了大雅堂博物馆,但仿制物的浅薄加商味的弥漫,装点一新和富丽堂皇的高堂屋宇,终究难以再现当年纯正的“大雅”风光。
历数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凡入仕为官者几无不曾遭受贬谪的。两宋的国土版图相对狭小,据说摊上事而被贬谪的官员有两大畏途:其一是谓之“九死而一生”的海天之南之离岛琼崖;其二是遥远大江上游且以“难于上青天”闻名的巴蜀。源于新旧党争中的“选边站”问题,当年的诗坛巨擘黄庭坚就赶触了此霉头。绍圣元年,朝廷的一纸谪令,将其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 (今重庆彭水)安置,后因避“亲嫌”而转徙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黄庭坚在“巴山蜀水凄凉地”拢共生活了六年,可谓处在人生低谷或最为失意的时段,然而诗人的不幸,往往是贬谪之地的大幸。超巨级的文化名人不期而至,犹如一泓清泉、一股春风,足可滋润和带旺一方贫瘠的文化水土。总之,黄庭坚当年谪居蜀川期间,不单是建造了收存杜诗的大雅堂,还培养和发掘了杨皓、高荷、范寥等一批蜀中文学青年才俊,并给当地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和书法传世墨宝。其中他在黔州书写的行书《砥柱铭》长卷,九百多年后,一槌敲出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昂贵”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