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历史人物 • 正文

殉国雨花台的抗日中将朱赤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龚九森


▲入黄埔军校时的朱赤(年龄有误)

  1900年2月12日,在绿树掩映的修水县上衫乡下衫村萧家湾朱家,一个农家胖小子降生了。他,便是日后入编国家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的朱赤。
  朱赤小时候叫朱亲民,谱名幼卿,很聪颖乖巧,深受左邻右舍喜爱。父母更是视他为全家的希望,盼望他长大后有出息。

  朱亲民10岁那年,父亲朱清楠节衣缩食将他送进本村长源垅的元尊殿(后称将军母校)读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老秀才,十分严厉,对那些对不上对联或背书不流利的学生,常常予以罚跪或用教鞭击打掌心。朱亲民却因每天超量完成功课,而常受赞赏。
▲2008年,在原址重建的元尊殿

  他对《诗经》《论语》等经典书籍诵读如流,每与先生谈及世事,常能引经据典,言之成理,并以其超常的记忆力和胆识,而深受先生的器重。一日,先生对其父亲说:“这孩子前途不可估量,将来定有作为,你送他到镇上读书吧!”
▲《朱氏宗谱》中关于朱赤的记载

  父亲听从先生的建议,又将他送到修水西南片区最好的学校——仁义高等小学读书。在那里,朱亲民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接触到新的思想,眼界也更加开阔了。他白天上课做作业,夜晚又跟从老师学诗作文,进步很快,所写文章常被作为范文宣读并屡屡获奖,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原仁义高等小学

  由于他品学兼优,老师引荐他到东港台庄等地小学执教。任教期间,他刻苦自学,凡周边人家有的书籍,都想方设法去借阅。有时为了借到一本好书,不惜一天往返百余里山路。他特别喜欢读《三国》《水浒》等书,对那些文武双全、足智多谋的将士钦佩有加,对那些行侠仗义、杀富济贫的英雄好汉极为推崇。

  其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乡间也传来了新信息,如剪辫子、放小脚、兴洋学等。朱亲民经常寻找一些反映新思想的书刊来读。当读到严复的《天演论》时,他深受启发,开始思考、探寻救国救民之道。

  1925年,他从一位来自武汉的亲戚处得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培训政治军事人才和建设革命军队。朱亲民听后不觉动心,暗暗思忖:大丈夫处世,须干一番事业才不愧对祖先。他把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很高兴,对妻子吴氏说:“我早就说了这孩子绝非等闲之辈,今天看来,他确是个有志向的人。”遂变卖了两亩田地,作为盘缠交与儿子。

  朱亲民只身离家,历尽辛苦来到广州,顺利考入了黄埔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在军校,求学的青年个个朝气勃勃,研习《孙子兵法》等古代兵书,探究近代战争实例。军事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为他以后成为一位出色的指挥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受训期间,由于他刻苦训练,努力学习,谦虚谨慎,沉稳老练,颇有儒将风度,很受校方赏识。

▲广州黄埔军校

  在校期间,他特别喜爱听学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讲课。周恩来诙谐风趣的谈吐、精辟独到的剖析,深入他的内心。有一回,当他听到周主任谈到世界大同的远景和中国的赤色革命后,倍受鼓舞,立志为中国的强盛而奋斗。为铭其志,遂改名为“朱赤”。

  朱赤能文善武,军校毕业后被分到国民革命军任见习排长。1926年7月,朱赤随军参加北伐战争,进攻湖南平江,转战江西九江、南昌等地。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他先后升任排长、连长等职。

  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驻防淞沪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为支援第十九路军的抗战,朱赤所在的八十八师于2月中旬奉命赴沪增援。2月15日,朱赤随部抵达上海南翔车站。次日,进入江湾、庙行及蕴藻浜一带阵地。20日,日军陆军大举进攻庙行、江湾一带,配以空军狂轰滥炸、海军舰炮轰击。朱赤和战友们同日军展开血战。苦战两昼夜后,日军伤亡惨重,被迫停止攻击。

  庙行一役,是第一次淞沪战役中打得非常漂亮的一仗,也是日军在上海的第一次大惨败。南京国民政府发贺电嘉勉:“自二十二日庙行一役,我国我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连日各国舆论莫不称我军精勇无敌,而倭寇军誉则一落千丈。”此后,朱赤等在江湾一带继续抗击日军,直到5月初《上海停战协定》签订,才奉令撤退。不久,朱赤因功升任营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时任第九集团军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第五二八团上校团长的朱赤,加紧训练部队,加强对将士们的爱国教育,并且屡次请战效命。

  同年8月上旬,日军在上海制造事端,蓄意挑起战争。第八十八师是当时中国陆军的精锐师,奉命开赴上海,准备应战。8月12日,朱赤率部向上海开进,于次日到达真如待命。到达防守区后,朱赤发现部队有轻敌松懈现象,有的士兵甚至上街看热闹,便立即召开团营军官会议,传令全团官兵:一、坚守战斗岗位,不许上街;二、熟悉了解地形,掌握日军动态;三、推迟两小时吃晚饭,抢修加固防守工事。此时,日军加紧向上海集结兵力,战事一触即发。朱赤奉命率部迅速向闸北推进,占领北火车站、八字桥、江湾等一线。八字桥是两次淞沪战役的引爆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3日,第二次淞沪会战正式爆发,朱赤率部在八字桥等地首战日军。15日,朱赤团作为主攻部队,向位于虹口区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发起猛攻。16日,击毙日军上海特别陆战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中队长贵志金吾。8月下旬,日军增援部队陆续抵达上海,凭借其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优势,很快占领了罗店、吴淞等地。八十八师被迫由进攻转入防御,退至苏州河岸和江湾之间,以闸北为轴心阵地,构筑街市防御体系。日军多次进攻闸北阵地,均遭失败。

  11月5日,增援日军在杭州湾登陆,进攻上海的中国守军侧背,并形成包围之势。朱赤奉命率部撤退,向吴福线和锡澄线等既设防御阵地转进。因该阵地未驻留守部队,且无向导,朱赤所部一时难予布阵,被追踪而来的日军予以突破。朱赤奉令率部撤离上海退往南京整补,入列首都南京的卫戍部队。淞沪会战后,朱赤因功晋升第二六二旅少将旅长。

  淞沪会战是全民抗战初期最残酷的战役之一,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聚集在狭小的地区拼死争斗,反复争夺。广大抗战将士抵挡了日军猛烈的进攻,多次击退敌军,鼓舞了全国抗战军民的信心,同时赢得了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支持,成功粉碎了日军“二十四小时内占领上海”的妄想。中国军队由于伤亡过大,为长远抗战大局计,撤出上海前线。淞沪会战失利。

   ▲1937年,淞沪会战时,日机轰炸上海

  南京为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地理位置重要,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日军早对南京虎视眈眈,企图攻下南京,逼迫国民政府屈服。

  根据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的防御部署,朱赤的第二六二旅担负中华门至光华门一线的城防守备任务。12月8日,光华门的守备任务改由第五十一师承担,第二六二旅专守中华门至光华门(不含光华门)一线的城墙线。9日,日军各师团的先头部队抵近南京城外并发起进攻。朱赤奉命抽调所部一营前往增援光华门。

  10日上午,日军第六师团第十一旅团第十三联队向中华门发起猛烈进攻,朱赤率部坚守城头,数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11日上午,日军第十三联队再次发起进攻,并有少量日军越过所炸塌城墙突入城内。朱赤急调部队予以包围堵击,在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一部驰援下,再次成功击退日军。朱赤爱兵如子。战斗中,1名排长负伤严重,他调卫士乘自己的指挥车送这名排长去医院急救,并取出自己的钱款交卫士作治疗费用,受到师部的通令褒奖。

  11日晚上11时,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调整城防部署,第二六二旅城防移交第五十一师,朱赤率部出城驰往雨花台,增援已与日军激战两天的第二六四旅。其时,朱赤内弟郑国鼎正在第二六四旅任代营长,留下一段“修水郞舅俩,血战雨花台”佳话。根据第七十二军军长兼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的部署,雨花台左翼主阵地由第二六四旅继续防守,右翼主阵地转由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和第七十二军补充旅第二团防守,该2个团由朱赤统一指挥;第二六二旅的第五二三团则由孙元良直接指挥,暂留中华门以东城墙作预备队使用。朱赤于当夜率部进入阵地,将旅指挥部设在雨花台山上,并配合第二六四旅反攻日军。因日军防守严密,该部退回阵地采取守势。

  12月12日凌晨4时许,日军第一一四师团集中所辖炮兵猛烈轰炸雨花台守军阵地,并于5时许动用第一二七旅团的2个联队的主力猛烈进攻中方守军。朱赤不顾生命危险,沉着冷静地在第一线指挥作战。当双方陷入肉搏战时,朱赤又亲率敢死队发起反攻。将士们见旅长带头,勇气倍增,纷纷以命相搏,终将日军击退,稳定了阵地。朱赤所部连续激战3个多小时,伤亡十分惨重。为表明死守之志,他命旅特务排将身边几十箱手榴弹的盖子全部揭开,用绳子串上手榴弹拉线,将冲到阵地前沿的日军炸得血肉横飞。

  12日上午9时左右,第五二四团阵地被日军第一二七旅团第六十六联队突破,第二营营长黄琪、第三营营长符仪廷先后阵亡,团长韩宪元也在之后率部反击时阵亡。朱赤获知后急命所部组织敢死队,对侵占阵地的日军实施反冲锋,暂时稳住了阵地。日军第一〇二联队在稍作休整后,又展开了更加猛烈的攻势。朱赤率部再次反冲锋时身中数弹,但仍勉力支撑,大呼“不要管我”而继续指挥战斗。延至11时许,朱赤终因伤势过重而阵亡,时年仅三十七岁。遵照朱赤生前“免遭日军侮辱”遗嘱,部下将其遗体草草安放在梅岗山头的战壕里,采用引爆手榴弹取土的方法将其掩埋。

▲朱赤将军牺牲地

  不久,国民政府追赠朱赤为中将,并对其家人进行厚重抚恤。在他的老家上衫乡上衫村萧家湾,乡亲们修建了朱赤将军衣冠墓以示纪念。1987年1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朱赤为革命烈士。

▲上衫乡下衫村萧家湾上长源四方垅龙形山的朱赤将军墓园

▲朱赤将军墓碑

  朱赤阵亡后,日军再次突入阵地,第五二四团已无力抵御,少校团附胡替华、第一营营长黎仁阵亡,补充旅第二团第一营营长李强华、第二营营长苏天俊、第三营营长王鸿烈均力战身亡,守军余部被迫向第二六四旅指挥部靠拢,雨花台左翼阵地亦随即陆续失守。根据曾任第二六二旅联络副官朱国为的回忆,该旅在合肥收容时,全旅仅剩80余人。在朱赤旅长的指挥下,第二六二旅血战雨花台,坚持到生命最后一息,全旅几尽殉国。

  朱赤殉国后,其妻子郑秋英从东港娘家回到上衫萧家湾,终生不再嫁,先后收养朱翼民、朱一江为继子、继孙,并帮他们成家立业。

▲国民政府按中将标准抚恤朱赤家人的档案资料

▲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给朱赤家人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朱赤是全国抗日战争中64名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之一。他的英雄事迹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所编《国民党抗日殉难将领传》一书,也分别载入家乡的《修水县志》和《修水英烈谱》。2014年9月1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朱赤入编其中。

▲朱赤之继孙朱一江站立在朱赤出生的房子前
  ▲照片左为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少将旅长朱赤继孙朱一江,中间站立者为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师二六一旅少将旅长陈颐鼎之子陈万中,右为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少将旅长易安华之孙易超平,三人于2016年8月14日在修水县上衫乡下衫村萧家湾朱一江家合影。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历史人物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