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迈开了新步子。但基层服务队伍薄弱、企农利益机制欠缺等问题亟待改进——农业产业化:夯基固本方能展翅飞
“水梨熟了!”近日,新湾乡迎来了水梨丰收的季节,果农个个喜笑颜开。水梨作为新湾乡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高标准建设3个300亩以上的水梨示范点基础上,至目前面积扩大到近2000亩,仅此一项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新湾水梨”由于“大、水多、鲜甜”等特点在县内外已名声远扬,成为该乡一张亮丽名片。
我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紧紧围绕“强工兴农”发展战略和“6565”农业产业化经营方案总体部署,突出修水特色,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至目前,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9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9.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86亿元。现有规模龙头企业35家,从业人员4190余人,龙头企业通过 “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模式,带动农户9.5万户。在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83家,“一村一品”专业村108个。自2011年以来,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有10个,其中南洋茶业、久木木业和山谷香粮油亿元加工项目3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达12.4亿元。创建各类农产品品牌50个、绿色食品品牌10个、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60个,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县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在良塘新区完成农产品市场在内的五大市场建设。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加大土地流转及资金扶持,使土地向经营能手和大户集中。制定和落实行政收费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和基地及种、养大户的一些收费项目从优减免。科学制定《十百千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年实施规划》。目前,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片基础工作已全面完成,如杭口双井千亩茶园示范基地等。做大龙头企业,打造高效品牌,提升市场牵引力,着力提升企业的自身造血功能,使产品远走高飞,赢得市场。如宁红集团、养蚕人实业等公司的产品销售量逐年提高,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积极引导农民规范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至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达60%以上,户均年增收在1300元以上。2009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划拨专款用于扶助基地和企业建设。整合蚕桑、茶叶、扶贫、林业、水利、水保、农业开发等单位投入园区建设资金达5000余万元。我县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茶园每亩给予700元补助,桑园每亩给予200元补助,通过政府的投入“穿针引线”,撬动了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园区资金近1.5亿元。
农业产业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服务队伍薄弱。乡镇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技术、信息传递不畅,导致农业产业化经营不科学,规模效益差。二是企农利益机制欠缺。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机制不健全,不能全面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没有建立一种让生产者有利可图、经营者利益合理分配制度。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合作关系,农户很难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好处。三是银企融合力度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业自身具有的脆弱性,导致农产品需求弹性低,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抗市场风险能力低。同时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科技含量不高,易遭受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出于利益和自身安全考虑,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持谨慎态度。
业内人士支招: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建设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使生产基地专业化、优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特别是着重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和做好挂点帮扶服务工作。二是继续壮大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加大对茶叶、油茶、蚕桑、稻谷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企业合并、技术引进研发等手段不断做大企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三是健全完善利益联动机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保护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增收的带动作用。四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财政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专项扶持资金规模,促进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金额,改善金融服务。五是要加强基层制度建设。开展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建设,关心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各涉农部门迅速转变职能,主动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科技和市场信息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农机推广人员要提高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农业产业革新的挑战。六是要建立健全的市场信息体系。加快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培育和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创建信息服务产业,形成信息市场,实现修水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农业产业化:夯基固本方能展翅飞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吴 亮 卢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