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爱好文学,一辈子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清贫自守不改初衷。2008年8月自费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悲情英雄石达开》。得失之间,万伯喜道出了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执着心声———
余心所善 九死未悔
寒门少年的文学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石坳乡有个远近闻名堪称书虫、书痴的少年,人们在耕稼收种之余见到他时,无非两种状态:阅读或者“说书”———讲阅读得来的故事。这个贫寒少年叫万伯喜。
1952年,万伯喜出生于一个极度贫寒的农民家庭,年幼时十分好学,记忆力过人,有过目不忘之传。13岁那年父亲去世,他不得不辍学回家,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恢复高考后,万伯喜得到一个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但当时又正值母亲亡故不久,面对仍然一贫如洗的家,他不得不担负起抚养弟妹的重任,又一次与求学的机会失之交臂。
尽管生活艰辛困窘,但万伯喜从未放弃过阅读的习惯。对他而言,文学绝不是普通的兴趣,而是嗜好和梦想。在那个文化贫瘠落后的年代,他像一只书虫一样到处寻找阅读———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通俗小说到神话故事,从孔子到鲁迅,甚至神仙方术、算卦相面之类的书籍亦有涉猎,对古典诗词和古白话小说则尤其痴迷。后来,万伯喜当过代课老师,也曾聘为乡政府林管员。
1985年,万伯喜在《汉书》上读到黄允的传记,史书的内容与生活体验的碰撞,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于是,他一气呵成写就了一个《黄允休妻》的文学剧本。当时的县文联主席匡一点看后,对其戏剧结构和文字功底给予高度评价,万伯喜因此被借调到县宁河剧团当编剧。1986年《黄允休妻》发表在《九江戏剧》上,并在第一届九江戏剧节上包揽了编剧、导演、舞美、音乐四大奖项。自此,一发不可收,短短两年间万伯喜共创作了十来个戏曲剧本。
在品尝文学甘甜的同时,万伯喜的生活并未得到多大改善。当时,正值土龙山淘金热的火爆时期,不少农民都一夜暴富,而万伯喜不为所动,依然做着他的文学梦,任凭妻子独自在石坳乡下住在摇摇欲坠的茅屋里,带着三个年幼的儿女在家辛苦劳作。在广播、电视、电影等新型文艺载体逐渐普及等因素的影响下,宁河剧团逐渐衰微,两年后即宣告解散。万伯喜回到了乡下,但却再也没能继续吃林管员的“公家饭”,重新当了农民。
潜心创作收硕果
2003年下半年,在深圳市图书馆,人们经常见到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在资料室里出没:早出晚归,一支笔、一瓶矿泉水、几个馒头,中午在图书馆呆着等下午上班……时间跨度足有半年。他就是万伯喜,一个为完成少年时代梦想而努力的农民。
1971年,万伯喜在史学家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读到一段关于石达开的短短200来字的文字,立刻对石达开产生了无比景仰与敬佩,认为石达开“非常了不起”,是太平天国中的一个英雄,当时就萌生了要写写这个人物的想法。
史料的极度缺乏和生活的种种羁绊让万伯喜的梦想雪藏了30余年。2003年,万伯喜来到深圳女儿家长住,清闲之时让石达开在自己笔底复活一次的梦想再次醒来。要把一个太平天国农民领袖写活又不至于失真,绝不是件易事。关于太平天国和石达开,正史记载甚少,更谈不上详实。于是万伯喜就从搜集清朝皇帝诏书、臣子奏折以及有关曾国藩的史料入手,开始了漫无边际的资料收集。于是就有了在深圳市图书馆将近半年之久的“淘宝”经历 ,后来并专程到省图书管借阅,前后累计手抄笔记数十万字。
2003年底动笔创作,2004年7月初稿完成;2005年上半年改定;2008年由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一本长达50万字的《悲情英雄石达开》终于问世。
此书出版后,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等全国数十家图书网站对此书作了重点推介;同时在县内文艺界、文学爱好者中引起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读者们纷纷表示,小说用精当老练的语言和清新文笔,透过石达开命运的起伏变化,完整地再现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历程,书中透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是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万华林在读到石达开“诈降全军”英勇就义时,被其人格魅力所震撼,为人物命运感到十分悲愤,竟一夜难眠。渣津镇中小教师熊坤生读后,能随口吟出书中《刀论》等文言短篇……
老骥伏枥志未已
近年来,万伯喜结识了一批热爱文学的朋友,参与编办诗词内刊《艾风》,不定期和文友们一起切磋唱和,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他说,这样可以活跃地方文艺气氛,多少能为繁荣地方文化做点努力。新中国即将迎来60华诞,改革开放也已走过30个春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村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万伯喜说,他要热情地歌颂家乡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最近创作的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生活变迁的剧本《仰山轶事》已经脱稿,有望不久与读者见面。
万伯喜——— 余心所善 九死未悔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wo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