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当代人物 • 正文

三十三年的水保“老兵”——冷清义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柯建新 黄新建

  三十三年的水保“老兵”——记渣津水保站站长冷清义

  今年59岁的冷清义是古市镇河桥村人,1980年进入水保系统工作,一干就是33年。他说:“其实有多次调动机会,但我就喜欢水保这项工作”。正是凭着这股执着劲,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直坚守至今。1981年,冷清义担任渣津水保站站长,在他的带领下,渣津水保站共计治理荒山6000多亩,植树300多万株,创建两个30多亩的苗圃基地。由于业绩突出,冷清义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渣津水保站也多次被评为县、局先进单位。
   
  八十年代,渣津水保站对面的30多亩山几乎没有植被,被称为秃头山。在冷清义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树木成林,外出多年的人回乡看到都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的秃头山。
   
  冷清义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泥石流,一旦发生,破坏性极强。如果地方植被好,树根深深扎入土壤,就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泥石流发生的几率将大幅下降。”渣津镇店前村的一千多亩荒山是治理难度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由于交通极为不便,机械无法进入作业,所有施工均靠手工。该荒山距渣津水保站有10多公里路程,冷清义带领职工每天早上7点骑摩托车出发,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们就在当地老百姓家搭膳,每天工作到晚上7点多。苗木运输是治理中最困难的事,因道路狭窄,只能用摩托车运送到山下,然后靠人工肩挑背扛到山上。6个多月,共栽插苗木50余万株,种草200余亩,治理荒山1000多亩。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冷清义每天都要去查看苗木生长情况,已记不清走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双鞋。在他的精心看护下,苗木成活率达80%以上。以前店前村一处荒山遇雨就塌方,村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冷清义和职工们数年来日复一日的治理下,如今荒山已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
   
  渣津水保站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为了节省费用,冷清义总是带领职工自己动手挑沙石、除草、施肥、喷洒农药等。为了调动积极性,冷清义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明确个人任务,实行分片包干、具体落实到每一棵树,根据重体力劳动和轻体力劳动的分工不同,报酬各不相同;工作时间以小时计算,按时取酬。在他的管理下,水保站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为了解决办公费用,提高职工福利待遇,2000年,冷清义充分利用职业优势,通过市场调查,决定创建苗圃基地,得到职工积极响应,每人集资10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刚开始,因不懂技术,苗木成活率只有80%,为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冷清义先后派多名职工到湖南等地学习,经过两年的努力,苗圃基地逐步走向正轨。现如今已有苗圃基地两个,桂花、樟树、枫香、胡枝子等30多个品种,面积60余亩,年产生经济效益10多万元。
   
  200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职工鲁国良在苗圃基地除草时不幸被毒蛇咬伤,8点多钟回到住地时,腿已无法行走。冷清义赶紧用绷带帮他绑好,防止毒性蔓延,并随即做出决定,租车送鲁国良去县中医院治疗。到县中医院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主治医师说,好在送得及时,否则会危及生命。安顿好鲁国良后,冷清义返回家中已是深夜12点多。几天后鲁国良出院,冷清义让他继续休息,等完全康复后再上班。冷清义不仅每天去家中看望他,还把他的工作全部包揽下来。
   
  老职工卢承彦说:“我们冷站长是一位非常难得的领导,从来都不摆架子,什么事情总是自己第一个动手,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对我们职工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职工们都非常尊重他、佩服他,只要是他安排的事情,大家都非常乐意去做。”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当代人物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