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观点 • 正文

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想起蒋梦麟的入阁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蔚蓝色

   茅盾文学奖候选人前十人有八名是作协主席,成为了前天各论坛的热点,网友认为一个权威的奖项被一帮官员搞坏了,人们忧虑诺贝尔文学奖离我们越来越远。但窃以为官员拿奖也不就是滥竽充数,不都是伪劣假货,知识分子当官如过江之鲫,作协主席大都是这个行当最会写的人之一,拿个奖也不奇怪,近水楼台更是常情,捶胸顿足大可不必,因为五官科(一个科员五个科长)多如牛毛,如果官员不能评选,必然会有遗珠之憾。

 

  八十年代初人才断层时,提出干部四化是时代的需要,经过三十年的积累,干部队伍知识化已解决。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只有当官才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必须改变。这里要从制度层面设计,既要使有官瘾的人做得有滋有味,又要让百姓喜欢。现在扬国威的奥运会、世博会已成功举办,现在就欠一块足球金牌和诺贝尔奖了。力促有专长的人安心做学问,让他们发力攻克令国人牵肠挂肚的诺贝尔奖这个心结,为中华民族争光争气是当务之急。自古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官员养尊处优的社会地位不再继续,知识分子群体积极性就能发挥出来。有人常叹现在没有大师,根子就是政策向干部队伍倾斜,把一批最优秀的专家招去当官而浪费了,而这种倾斜惯性导致了公务员热的持续升温,会否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是值得深思的,因为这有点像有钱的人都去炒股,而不愿办实业一样。 因此当今知识界,正确的价值观与崇高信仰,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知识份子为自己正名的前提条件。
 

  上世纪抗战胜利前夕,学人蒋梦麟辞北大校长职务,成为当年学界的一件大事,蒋是淅江余姚人,是天下士林罕有难与其匹敌的重量级宗师级人物,早年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之后接任北大校长,1945年5月,正值北大从昆明回归平津之际,他辞去校长与西南联大常委职务,就任行政院秘书长职务。引起了北大教授们的强烈批评,令包括傅斯年、胡适、郑天挺等的强烈不满,郑天挺发出了“为师计、殊不宜”的苦心规劝,可以在蒋委员长介公面前跷二郎腿且性格火暴的傅斯年,对师辈的蒋梦麟夫人没有当好贤内助而极不高兴,认为蒋做了一件令大多数同仁不解甚至羞耻的决择。蒋梦麟虽然高官厚禄,但为学界所不齿。
 

  如果在今天,谁能步入官场,同仁一定会上门祝贺,同僚更会弹冠相庆,家人也会喜气洋洋,邻居朋友也莫名其妙的脸上有光。正因为这种知识分子从政之风盛行,才会有纪宝成:“中国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场,而不是在高校”的批评。在一个充满谄媚逢迎的官场,知识分子很难保证洁身自好和人格独立,也就不会有产生大师的沃土,钱学森的三问还会继续下去,一个个的学术天才都会变异成为普通的凡夫俗子。因为学者从政不见得会多一个优秀官员,但绝对会减少一个做学问的种子。
(2011.08.15)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观点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