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当代人物 • 正文

冷克明———  文化为根  诚信为本

发布时间:  浏览: 1482 次  作者:wolong

      走出大山扎根首都,从创作诗歌转为从事文化产业,北京文华图书编著中心总编辑冷克明始终坚守———  文化为根  诚信为本 
 
      今年春末夏初,8位北京作家应邀来修水采风。回京后,一位作家在文中写道:“被幕阜山脉、玉带修河滋润并见证了数千年文明史的修水,自然与人文风光俯拾即是,不仅有令人骄傲的青山绿水,而且有震撼人心的红色历史,还有底蕴深厚的文化遗迹。”
      这次北京作家“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修水行”活动是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组织举办的,策划和协助者之一就是修水旅京诗人、《诗刊》社“诗刊文库”执行主编、北京文华图书编著中心总编辑冷克明。
      冷克明告诉笔者,之所以策划这项活动,就是依托他在京多年积累的人际资源,请北京作家到修水直观感受和实际体验修水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秀的革命传统、淳朴的民情风俗与秀美的山川风物,引发他们对修水的兴趣,通过口笔相传产生连锁反应,以利在更广范围内提高修水的知名度,助推形成“修水”的品牌效应。
      1956年出生于古市镇的冷克明,曾务过农,做过工,卖过药,后来成了县文化馆的创作辅导干部。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已发表诗文300余篇,作品获奖10余次,并入选《十年散文诗选》,《江西九十年代文学作品选》等十余种选集。已出版诗集《荒滩篝火》、《灵魂之羽》、《漂泊或漫游》,现为中国诗歌学会、江西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修水文学创作曾一度涌现“散文诗热”,新人新作频现。有后来者评说,是冷克明在修水点燃了散文诗的“荒滩篝火”。
      据说北京现有各类文化公司数千家,其中仅修水人当“老总”的就达三十多家,形成了一种“修水老区文化人闯京城”的独特文化现象。可以说,冷克明即是其中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之一。在南下广东到文化市场的海洋中“试泳”一回后,他于1998年进京创办了北京龙文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文华图书编著中心。迄今已策划并主编出版《新纪元作家文丛》、《文华作家丛书》、《当代剧作家文库》、《中国当代诗库》等丛书数种,作品千余部;大型诗文集《新中国诗歌大观》、《党旗颂》、《中华颂》、《20世纪中华诗人代表作》、《世纪末散文随笔选集》等20余部。
      进京之初,冷克明凭借其在县文化馆工作多年的切身感悟,即着手策划编辑出版《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他任《文化大视野》编委会常务副主编,从1999年出版第一卷,自后每年出一卷,已出9卷两千余万家。因其为全国群文、图书、博物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开展专业理论探讨和交流工作心得体会的平台而广受欢迎,在行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司司长张旭称其“为全国群众文化系统做了一件大好事。”
      2005年,冷克明策划本公司与《中国作家》杂志社合作举办“中国作家金秋之旅笔会”,以选拔优秀作品,推出文学新人,增进作家交流,繁荣文学创作。当年在北京,次年在江苏常熟连续举办两届,每届与会作家200余人,由《中国作家》选发部分笔会作品,刊登获奖名单,已出版《中国作家金秋之旅获奖作品选集》2卷。今年9月又与《诗刊》、《绿风》诗刊合作在新疆石河子市举办《西部的太阳———中国诗人西部之旅》,吸引200余名诗人参加,亦出版获奖作品选集。策划与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合作联合举办的“全国群文系统书法美术摄影大赛”也将在年内展出。目前正在筹备举办“全国短篇小说大奖赛”。
      冷克明创办的公司能在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公司林立、文化产业兴旺的北京立足生根,且近十年来颇有成就,凭的是其艰苦努力与诚信服务。他说,自己在京创业最深的体会就是“做事先做人”,且时时告诫自己:“以诚待人,人善待我;以信处世,事半功倍”。问及其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他微笑着以答记者提问的口吻当即答道:“以文化为根,以诚信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机。力求在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交流、繁荣文学创作等方面有所作为并形成自身的特色。”
      虽客居京华,但冷克明对故乡始终一往情深。他至今能随口呤诵起自己作品《回家》中的散文诗句:我们回家!/走过禾苗荡漾的碧绿,穿过七月黄昏的烟岚,将汗珠和辛劳留在田野,将昨夜的梦撒在镜子似的水田里。/我们回家!/回到炊烟柔软的臂弯里,回到灯火温暖的拥抱里,回到母亲慈祥的微笑里,回到老祖母蒲扇摇起的传说里……
      我问他对家乡发展有何建议?他略为思索后回答,就一个文化人的视角而言,他期望修水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黄庭坚、陈氏五杰的名人效应,倾心打造修水文化品牌。一是可否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知名作家和记者来修水采风和采访,通过口笔相传扩大修水的知名度,一方面让修水作者尽量多参加一些全国性文化活动,利用机会对外推介修水。虽难有事事立竿见影之效,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湖南的凤凰、江苏的周庄即是范例。二是要尽快修缮桃里陈家大屋和双井黄庭坚故里,并建相关陈列馆,修通柏油马路、增设配套服务设施,方便游客参观。三是可面向全国举办如黄庭坚杯诗词、书法大赛,并在修水举行颁奖仪式;还可邀请各地专家来修水参加“陈寅恪学术讨论会”。此类活动均邀请中央和地方媒体参加,大造声势。加之利用修水的原生态山水,即可大力发展修水的山水文化旅游业。最后又说,当然,这些都涉及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也非一日之功,尽管可能有纸上谈兵之嫌,但仍想一吐为快,仅供参考吧!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当代人物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