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每年都实施造地工程,但新造土地的后期管护和使用却不容乐观,未能发挥出应有效益-造地工程:造好更要管好
三年造地近5000亩
造地工程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举措。近日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刘欣给记者提供了我县近几年的造地情况:2007年在四都镇六都村等7个乡镇14个行政村造地1594亩,2008年在山口镇杨坑村等12个乡镇16个行政村造地2069亩,2009年,则在马坳镇、溪口镇等地实施两个造地项目,共造地1256亩。三年累计造地4919亩,以每亩造地成本5000元计算,三年共投入造地资金2460余万元。2010年的造地工程则正在实施阶段。
据刘主任介绍,造地工程的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有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土壤结构得到改良,还能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防止土地退化,对防洪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有经济效益,造一亩地的成本大约是5000元,而每一亩土地的年产出是700多元,只要八年时间就完全可以拿回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当前我县正处在“强工兴城”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工业项目落户每年都需要占用不少的土地,每占用一亩耕地首先必须新造一亩耕地,而且数量不能减少,质量不能降低,必须先补后占。
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山口镇杨坑村、辛岭村2008年在武乡河旁边造地150多亩,2009年项目完工后村民陆续在地上种上一些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在2010年的6·19特大洪灾中,新造土地一夜之间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村民在心疼自己农作物的时候,更心疼的是国家投入的76万元造地资金 “泡汤”了。
我县是一个山区县,比较平坦的地方早已被开发成水田或旱地了,因此造地多选择在河边的滩涂地。由于造地资金不足,一般只是在滩涂上盖上一层约0.4米厚的土,周围的灌溉设施、田埂等基础设施不是很牢固。山区特有的地貌造成河流在下雨时涨水很快,加上新造土地本身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因此新造地很容易被洪水冲毁。比如在2010年的6·19特大洪灾中,我县山口镇、何市镇等多个乡镇的新造地就被洪水冲毁了2000多亩,带来的损失就是1000多万元。同时,新造地往往覆盖的是一层“生土”,与普通耕地相比缺乏肥力,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部分新造地只是象征性地种上一些旱作物敷衍了事。
如何让新造地发挥效益
造地工程不仅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而且是保持耕地动态平衡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既浪费了国家的钱财,耕地占补也不能达到平衡,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
相关专家认为,要想发挥造地工程的作用,让新造土地“流金淌银”,首先必须加强土地跟踪管理,目前的模式是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负责造地工程的选点、立项、规划、设计、管理和组织验收等事宜,一旦通过验收便交付给当地管护和使用,因为缺乏跟踪管理措施,所以使用情况良莠不齐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必须加大对新造土地的后期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管护使用责任体系,这样才能从机制上保证土地的使用效益。其次必须加强新造土地的耕种、培肥力度,一层“生土”只有经过几年的精耕细作、施肥培肥才能成为一块沃土。同时,在造地项目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整合部分涉农资金,加大对新造土地投入,建立完善的灌溉体系,增强抗自然灾害能力,才能让新造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