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文人的文化传统中,借助于景物抒发感情,是经典的写法。大千世界色彩缤纷的花草虫鸟,其实本无心意,但在人生际遇的特殊背景上,总会焕发出人的复杂感情。于是就自然地把自己的感受寄托于大自然的景象之中,在对风景的描绘中渗透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浇心中之块垒。
徐春林的散文《一树蝉鸣》显然采用了中国传统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示了诸多意味深长的意象。蝉在作者的笔下被描摹得生动逼真,显示出作者观察的精微和体悟的独到。从作者的捕蝉到听蝉,展示出生命成长的轨迹,预示心灵的升华。作者把蝉的生存状态置于熟悉的农村的场景中,与城市形成鲜明对照,富有寓意。农村不仅承载了一个生命幼年时期的光彩和想象,而且是心灵的港湾和归宿。在也许贫瘠的物质生活考验中,却蕴藏着生命的力量。而城市虽给予她的居民们以舒适的生活,却不能获得灵魂的慰籍,那些属于精神的珍藏愈加远去。关于蝉的故事逐渐进入记忆,蝉落脚的古树永远死去,蝉的鸣叫随着古树的衰老和死亡变得无比凄惨……人生的怀念和无奈都在其中了。邻居家的东宝上树捕蝉的生死传奇故事,因蝉而死,又因蝉而生,似乎有一种宿命的意味,但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生命状态的一种期许,也是生命自身的信心所在。
蝉在文章中被作为一个形象重新塑造,以此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高远人生境界的追求。作者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描述了捕蝉的细节和乐趣。以稚童的角度,对蝉的形象作了逼真的描摹,就是蝉的鸣叫也被分成感情类型,使蝉的可爱跃然纸上。这些儿时的回忆,不仅饱含着生命初期的趣味,而且充满着生命的张力。正如作者所言,这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心灵净土的回归。故乡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命的摇篮,更是生命的精神家园。这里培养的精神的气质,实际伴随着一个生命的整个过程。我也注意到作者引述了很多关于蝉的诗作。如果仅仅把它视作“附庸风雅”,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些诗作贯穿着对生命意义和境界的理解、渴望,不仅是在追求纯真的记忆,更是在阐述生命的真谛,把对景物的抒写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赞赏这样的立意:文学创作,千万不要把追求绘画般的逼真和完整作为目标,最重要的是能够在简洁的风景体察中蕴含“生命哲学”的真实体悟。这才是有价值的散文。徐春林显然是这种创作观念成功的践行者。
周德仓,1962年生,陕西岐山人,198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全国优秀教师”(1989)、“西藏自治区首届高校教学名师”(2007)。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特别是西藏、藏民族新闻事业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