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当代人物 • 正文

美容美发店老板陈菊连——助残情结难割舍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朱彩源

  在外做发艺教练期间接触到聋哑残疾人学徒。两年前回县城开美容美发店仍不忘那些聋哑人的命运,先后免费招收聋哑人学徒40多人,成为县残疾人发艺培训中心。花样年华美容美发店老板陈菊连———助残情结难割舍

  来到位于县城东门路的县残疾人发艺培训中心———花样年华美容美发店,门前竖立的“免费招聋哑残疾人学徒,三个月后享受提成”牌匾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店门,墙上悬挂着一面由县社会福利院赠送的写着“关心老人,爱心奉献”几个字的锦旗。这时陈菊连正在帮一名顾客理发,不时向旁边围着的几个学徒比划着。看到记者,陈菊连忙说:“你坐一下,我先帮客人理完发,徒弟都是聋哑人,我们只能用哑语交流。”不一会儿,空闲下来的陈菊连便打开话匣子,讲述着一段她与聋哑人的不解之缘。
  今年48岁的陈菊连是县城人,22岁学习理发。之后在北门开了一家理发店,由于当时地处长途车站附近,流动人口多,生意不错。1990年,好学的陈菊连远赴深圳学习发艺,之后在一家发艺培训中心当教练,报酬可观。当发艺教练期间,经常有聋哑人到发艺中心学艺,但他们听力普遍较差,语言不通,所以效果极差。为了便于教聋哑人学艺,陈菊连争取发艺中心支持,到当地一所特教学校学了半年哑语,掌握了和聋哑人沟通的技巧。在深圳当发艺教练的十多年时间里,陈菊连相继接收了十几个聋哑人学习发艺,看着他们一个个学成后找到了工作或开起了美容美发店,她心里便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2008年,已步入中年的陈菊连结束了十几年的漂泊生活回到县城,在东门路开了一家名为“花样年华”的美容美发店,专门招收聋哑人学徒。每招收一批聋哑人学徒,她都要手把手教他们洗头、理发、做各种不同的发型。学徒多,店里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陈菊连便带着学徒定期到社区和沿江路给老人和残疾人免费理发,还经常到县社会福利院及附近乡镇敬老院给老人免费理发。这时,陈菊连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翻开本子,每一页都是一行行歪歪斜斜密密麻麻的名字。陈菊连说:“每到敬老院给老人理发,我都要老人留下签名,算是留下一个纪念吧。”部分聋哑学徒家住乡下,陈菊连便在店面附近租了两间房,免费供给他们吃住。为提高学徒学习发艺的积极性,陈菊连定下规矩:只要能给顾客做点简单的事,就给他们发一定的工资。两年来店里先后招收了40多名聋哑学徒,但由于开销大,陈菊连没赚到什么钱。
  部分聋哑学徒性格内向、脾气执拗,着实让陈菊连吃了不少“苦头”。一次,陈菊连带着几个学徒到社区给老人理发,其中一个姓鄢的学徒老是理不好,陈菊连批评了几句。没想到鄢某头也不回地跑到店里,饭也不吃,蹲在墙角落里赌气。陈菊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和他沟通,晚上还带他出去吃夜宵才算平息这场“风波”。如今鄢姓学徒学习发艺半年多,可单独给顾客理发,每月还能挣到500元工资。
  最让陈菊连高兴的莫过于学徒学成后找到了工作或开起了理发店。两年里,从陈菊连店里走出的学徒有4人在县城开了理发店,有6人在乡镇开了理发店,其余大部分在美容美发店找到了月薪1000元以上的工作。这时,陈菊连拿来一张照片,指着其中两个人说:“你看,这个叫占围剑,这个叫吴园园,2008年在店里学习发艺,去年在县城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目前生意红火,维持生活没问题,今年他们俩还结婚了……”
  临别时,陈菊连还向记者透露了她的奋斗目标,就是要筹集一部分资金,扩大现有规模,开一家集美容美发、洗头、足浴、按摩为一体的休闲中心,为残疾人学习技艺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为残疾人开拓更多的就业门路。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当代人物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