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散文 • 正文

透过岳麓书院看老表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晏承健

  甲辰龙年初秋,骄阳似火。湖南省城长沙的气温未减半分,尽管学校还未开学,但路上行人如织,有慕名前来的,也有故地重游的;有携老挈幼的、也有孓然一身的;有谈情说爱的,也有随团同行的;有遮荫蔽日的,也有衣衫尽湿的……各色人群、各种服饰、各类叫喊,在岳麓山下湘水岸边展开、蔓延、汇聚,把整个长沙城装扮得格外热闹,也格外红火。
  既到长沙,少不了要访一访岳麓书院。这座屹立千年的高等学府,几度兴衰,愈发光彩夺目。宛如一位鹤发颜童的老者,背靠岳麓山,面临湘江水,用深邃的目光瞭望着东方。
  从正门入,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金字匾额,在阳光的照射下,“岳麓书院”四个鎏金大字散发出闪闪金光。北宋真宗年间,书院山长周式放弃国子监主簿一职,一心经办书院,其精神感动了宋真宗,于是真宗亲赐“岳麓书院”四字及各种经书,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正门一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生动地描绘了楚地人才济济、书院盛况空前的景象。
  书院采用江南园林式布局,风格独特,充满了古典美与文化韵味。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依次穿过赫曦台、讲堂、御书楼、文庙、时务轩、屈子祠、濂溪祠、爱晚亭。
  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讲堂。讲堂位于岳麓书院的中心,也是历代先生授课的地方。公元1167年,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和书院主教张栻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朱张会讲”,开创了中国书院会讲的先河,名动天下。朱熹还亲自书写“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悬挂于讲堂,以此警示学子、启迪后人。
  其次便是文庙。作为修水人,当然要去濂溪祠拜一拜濂溪先生。这位来自湖南道州的周濂溪(周敦颐,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于公元1040年调任分宁主簿,是分宁(今九江修水)人的父母官,晚年隐居九江庐山濂溪学堂。他一生官位不高,著书不多,但却以几百字的《爱莲说》驰誉天下影响古今。他潜心于治学,提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的主张,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
  先贤已去,余音已远,书院里的一文一物,仍然光耀大麓。仅就晚清以来,从岳麓书院走出的代表性学生就有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郭嵩焘等一大批干国良臣和中兴将相。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副高悬于岳麓书院文庙的对联,道出了湖湘文脉的渊源与自信。湖湘人民继承并发展了岳麓书院精神,把“实事求是”作为书院校训,以此深刻影响岳麓书院学生,也深刻影响中华儿女。
  自南岳北望中原,隔断万重山水,以致衡阳雁断,中原王朝苦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已无过多精力顾及南方边陲或蛮荒之地。大运河的开通,把黄河、长江连为一体,贯通南北,长江流域才迎来发展机遇,人口、文化、经济等陆续开始南迁。明、清两代,朝廷组织大规模人口迁移,大批江西先民进入湖南,又有“江西填湖广”之称,于是湖南人亲切地称呼江西人为“老表”。

  顺着朱熹的脚印,东望庐山,一座被誉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与岳麓书院遥相辉映,共尽东南之美。
  公元940年,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在庐山白鹿洞“建学置田”,又命国子监九经教授李善道为洞主,使之成为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齐名的官办高等学府。迄今已有1084年的历史。
  “主张会讲”12年后,朱熹出任南康(今九江庐山)知军,见白鹿洞书院毁于战火,便重建书院,公务之余也亲自讲学,制订《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天下众书院的学规范本,传至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地,享誉海外。陆九渊、王阳明等大儒先后在此讲学,心学大师王阳明更称其为“夫为学之方,白鹿之规尽矣”。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江西人爱读书,虽不是每个人都达得到“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境界,但“耕读治家”的习俗延续千年。唐宋以来,江西的书院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新起,历史上共创建1959所书院,占全国古代书院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居各省之首。直至明代,江西书院的数量一直名列全国第一。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江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白鹿洞书院的影响下,逐渐成了国家人才孵化基地,仅两宋期间江西就有登科进士5534人,占全国进士总人数19259人的28.73%,高居全国第一;也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特点的江右文化(《日录杂说》载: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
  江右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灿若星河。陶渊明、晏殊、朱熹、陆九渊、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文天祥、汤显祖、宋应星等,唐宋八大家,江西就独占其三,明代更有“满朝文武半江西”之誉称。
  江右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促使以讲究贾德著称的儒商不断发展壮大,“一个包袱一把伞,跑遍天下当老板”,江右商帮足迹遍布海内外,享有“无江(西)不成市”之美誉,与山西商帮等并列中国十大商帮,称雄中华工商业900余年。李宜民、查日乾、华联辉、黄文植、萧云浦、胡品高、周扶九等商贾巨甲,引领江右“八商”,带动江西粮食、茶叶、木材、盐业、采矿业、制瓷业、造船业、钱庄业、典当业、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景德镇的瓷器一到欧洲就受到追捧,17世纪以后,欧洲当地掀起了一股“家无景瓷则不为风雅”的潮流,甚至引发“近卫花瓶”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的奇闻,江西的china成为世界的China。
  公元1851年,太平天国战争爆发,洪秀全率领太平军很快席卷东南半壁,岳麓书院高材生曾国藩受满清政府的任命,操练湘军镇压“长毛”。满清政府对汉人心存芥蒂,只给政策,不派兵丁又无钱饷。这个“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曾国藩,果真未让满清政府失望,筹措资金、操练兵丁,率湘军进入江西。
  战事一起,江西便成了人间地狱,一片焦土。至太平天国战争结束,江西人口减半,从2400万降至1200万,被征厘金高达1.3亿余两白银。江西老表遭受重创,江西自此走向衰弱,时至今日,已形成环江西者富的局面。
  时代变迁,历史演进,有兴盛也有衰落,如同滚滚洪流。追随先贤的脚步,探寻岁月留下的痕迹,或求兴衰的凭由。岳麓书院为湖湘人民带来了“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的荣光岁月,透过岳麓书院看老表,既有欣喜,也有心酸。
  “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这是习总书记对江西人民的殷殷嘱托,也是对江西人民的深切期盼。江西实现中部崛起关键在人,更准确地说在于人才。人才的兴旺靠引进、靠吸纳,最重要的是靠江西自己的人才培养。
  然在16.69万平方公里的赣鄱大地,竟无一所985高校,211高校也仅有一所。曾作为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冠绝中国书院的白鹿洞书院,面对如今江西的高校发展现状,4518万江西人民心中会有多少憋屈?江西学子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进入更好的学校?又有多少学子的才能未得到更好的培养和舒展?关山难越,非能力所限,徒添一批失路之人!
  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提出:“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江西实现中部崛起必定先是教育的崛起,若江西人民能将白鹿洞书院这盏明灯擦亮并高高举起,看俊采星驰,听鸿儒谈笑,江西又何患不兴?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晏承健:男,江西修水人,《古城旧梦》特约记者,现就职于修水县市监管局。工作之余,喜欢阅读,漫步修城九井十八巷,品味边陲小城人间烟火,真实而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散文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