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修水县是江西诗派宗主黄庭坚和现代语言学家陈寅恪的故里,赣北红色革命根据地。为学习该县文化开发利用的经验,2024年8月12日,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函,由庐山市陶渊明研究会组织本市有关文化人士,在陶勇清会长带领下,袁晓宏、孔祥金、李代池、曹江宁、占秀川、查小荣及庐山市文化馆副科级干部孔令节一行八人前往考察学习。这次活动得到了修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郑庆华、县委办樊主任亲自接待了我们,县合作交流中心、接待办、文化广电旅游局、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发展中心、黄庭坚纪念馆、陈家大屋博物馆、黄庭坚文化研究会的负责同志胡阳、郑美倩、胡珊珊、余睿、匡能伟、程娟妃、黄美荣及原修水县人大主任唐晓荣和三个纪念馆馆长等先后亲自陪同我们,并作详细讲解。修水县的文化旅游开发有模有样,每个场馆规模、布局合理,资料与实物十分丰富,史料详实,陈列有序,古城开发利用有范,这些均让人以敬服。历时两个半天的参观学习,收获满满。回归后,大家意犹未尽,兴奋感慨之余,纷纷兴文赋诗以记之所获,并致谢修水朋友!
文章栏
栗里文风
作者/陶勇清
从“陈家大屋”到“松门别墅”
甲辰七月的一天,骄阳似火,酷暑高温。但炎热的天气阻止不住内心的向往。庐山市陶渊明研究会一行八人驱车数百公里来到了修水县宁州镇竹塅村,为的是一睹神往已久的“陈家大屋”。
“陈家大屋”即陈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的故居,也称“陈家大屋”。大屋为两栋相连的砖木结构,右边一栋老屋是陈宝箴的爷爷所建,建于清乾隆时期,左边一栋是陈宝箴所建,建于清光绪年间。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秀丽的山峦环抱着陈家大屋。当地的百姓都传这是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宝地。门前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谷伸向远方,恰似神龙见首不见尾。陈家人和当地的百姓当年都是沿着这条山谷走出大山,走向远方。
陈家大屋古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至今仍保存完好。院内有陈宝箴中举、陈三立中进士时树旗的旗杆石;室内陈列着陈家几代人生活、劳作、学习的旧物。整体建筑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尽显客家文化特色和名门望族恢弘气派。
在中国最权威的《辞海》一书中,收录了陈门三代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四人。“陈氏一门,三代英才”一直被世人传为美谈,而陈三立之孙陈封怀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植物学家,其贡献和影响与前辈相比也毫不逊色。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依依不舍告别陈家大屋,车行不远,面包车水温突然增高,发动机喘着粗气,师傅只得停车检修,要我们下车在路傍林荫间等待。也许是我们参观、探访陈家大屋太匆忙,对其内涵的了解太肤浅,陈门大屋地处深山老林何以走出一门五杰?是风水宝地,还是天赋异禀;是家风家训,还是勤奋自律?虽然讲解员作了详尽的介绍,但我们仍在云雾之间,像谜语一样不得其解。冥冥之中,让我们停一停脚步,再度回望陈家大屋,希望出现蓦然回首式的顿悟。但连绵的群峰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脑海中想起陈寅恪《忆故居》的“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的诗句,仿佛那是一位沧桑老者伫立林中,良久无语,把满眼山色收纳于怀。
从陈家大屋走出。不由让我想到曾经探访过的庐山松门别墅。1929年,年逾七旬的陈三立老先生登上庐山。这次老人是从上海迁居庐山,入住一幢从挪威人手中购得的一处别墅。别墅前两棵松树相对而立,宛如一道天然的大门,“松门别墅”由此得名。
松门别墅是庐山无数幢别墅中的普通一幢,红色的鱼鳞板屋顶和敦实的石墙隐在万棵松林之中。但自三立老人居住后,它的意义就不同凡响,它向世人讲述了修水陈氏家族与庐山跨世纪的生命之情,续写着庐山与文化世家的不解之缘。庐山因这位“同光体”诗派领袖的入住,有了独特的诗意和神韵。从此,松门别墅成为庐山的文化活动中心,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老人在庐山居住的四年中,为庐山做了不少意义非凡的事情。庐山秀美的风光和静谧的环境,激发了老人的诗情,不到一年就创作诗词百余首,汇成《匡庐山居诗》,当时在诗坛引起了很大反响;虽然陈三立晚年自号“神州袖手人”,但这个袖手人绝不是个傍观者,他倡导重修《庐山志》,自己总负责并亲自作序,由吴宗慈负责具体撰写,同时请了植物学家胡先骕、地质学家李四光撰写庐山植物与地质方面的相关内容,并请章太炎写跋,极大地提升了《庐山志》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他还为发现、辨认“花径”遗迹,重建“花径”景点,身体力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6年陈三立的孙子,也就是被后世学者尊称为“中国植物园之父”的陈封怀走进庐山,担任中国第一座高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技师兼副主任。他与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一道为庐山植物园的创建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短短几年间,中国第一座以亚高山植物为主要特点的植物园,神奇地铺展在峰峦叠嶂的匡庐之巅。它向世界正式宣告,中国无植物园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如今,在庐山植物园中,陈封怀和胡先骕、秦仁昌“三老墓”掩映在松柏翠竹之间,按照“三老”遗愿,他们最终长眠在为之奋斗的植物园内,永远相依相伴。
2003年,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在离世34年后,终于在他侄子所建的庐山植物园内入土为安。他和夫人唐筼的合墓由十二块第四纪冰川石构筑而成。中间一块椭园形的大石头上刻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十字,书写者为当代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先生。
陈氏家族不是庐山的匆匆过客,永远是庐山真正的主人;修河之源的陈家大屋与庐山之巅的松门别墅有着难以尽言的渊源。松门别墅前巨石上,由陈三立老人亲手题书的四个大字“虎守松门,遒劲霸气,虎气长存。“虎气”二字,使人灵光乍现。这不正是陈氏家族家国情怀与文人骨气的写照吗?顷刻之间,似乎让人一下悟出了修水深山老林的陈家大屋何以走出一门五杰的谜底:除了家风传承,天赋异禀,勤奋自律等因素外,家国情怀和文人骨气是成就杰出奇才的不竭动力和人间正道。
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是清朝末年著名维新派骨干,陈三立受其影响,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为“维新四公子”。百日维新失败后,陈宝箴遭到罢官,陈三立也受到株连,父子一同被罢官。陈宝箴的死也与变法维新有直接关联,有病死说,也有赐死说。后世不少学者将陈宝箴的死定义为“殉国而死”。
陈三立罢官后,专注于诗词创作,被誉于中国近代诗文名家、“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尤其是晚年的诗作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一生阅世丹心破,万里传辉白骨残”。
当庐山松门别墅迎来陈三立八十大寿时,正值庐山度假的蒋介石派人送来不菲贺礼,但老人却不顾蒋的情面,“峻拒不纳”,他的友人为此赋诗称赞:“衔杯一笑却千金,未许深山俗客临”。
国学大师陈寅恪,被梁启超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中国三百年来的第一人”,一生践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屈从政治淫威,不盲从统治思想。他墓中无比坚硬的冰川石正是先生文化骨气和思想品格的最佳象征。
陈宝箴的曾孙陈封怀,在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留学,毕业时婉拒导师挽留,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他说:“植物学没有国界,而我有祖国。报春花发源于中国,我的根也在中国。”他一生呕心沥血,参与创建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植物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与祖辈父辈一样坚守着一个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不向权贵屈膝弯腰。当宋美龄在庐山植物园看中了一棵美丽的红枫,想把它移植到美庐,他坚决拒绝。有人提醒他:当年兴建植物园,蒋夫人不仅大力支持,还捐了钱,你不能不给她面子。陈封怀不卑不亢地说:“感谢蒋夫人支持,钱我可以还给她,但树决不能挖走!这是国家的,我只有保护的义务,没有送人的权力。”
陈封怀之父陈衡恪,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金石篆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不朽价值的第一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联诗句所表达的意思是:只要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无论生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加身而逃避呢。用它来诠释陈氏家族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和刚正不阿的文人骨气是再合适不过的。
源远流长的修河与博大精深的庐山将永远续写陈氏家族的传奇!
作者/孔令节
寻访大师故里
修水汤汤,奔流千年。湍急的河水流经双井村,坦然舒展,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就出生在这样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2024年8月,我有幸与庐山市陶渊明研究会一行,驱车数百公里,走进修水县双井村黄庭坚故里。
这里清净幽雅,视野开阔,景色宜人。依山而建的双井进士园,游廊、亭阁、荷塘、雕塑、碑刻,每一处都展示了他求学、科举之路的漫长与仕途的艰辛。人行其中,恍若穿越时空,能与古人共鸣。九曲回廊里,仿佛还能看见先生的身影;高峰书院中,似乎还在传来琅琅书声。先生的雕像手握书卷,庄严飘逸,令人印象深刻。
这里是他生命的起点,双井的甘泉滋润了他的诗文,翰墨留香。他自幼聪颖过人,七岁作《牧童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受名利所驱。在少年时期,他就深受庄子和陶渊明隐逸思想影响,写出《溪上吟》:“安能如南山,千岁保不磨”。他曾造访庐山名刹东林寺,留下《东林寺二首》,描写陶渊明超然世外的人生情怀,这也许就是他和我们的缘分吧!他将一生的经历留在作品中,予后人以滋养。
我们仔细观瞻每一幅展品,他的诗词情感真挚,意境独特,开一代风气。得意时,写出《登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带我们领会澄明开阔之美。逆境中,留下《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展示了他豁达自信的人生态度。《寄黄几复》则是最动人的友情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成为传唱千古的名句。
我们游走在碑廊间,他的书法豪放洒脱,个性张扬,独树一格。《松风阁诗贴》字如横风斜雨,飘逸生动,大开大合,好比长枪大戟。《七佛偈碑亭》纵横奇绝,以精湛的书法,将深奥的佛教教义镌刻于石壁之上。《花气薰人贴》更是诗、书、禅意俱佳的杰作。他亲书的《御制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箴言,千年后仍让我们感动。
这里也是他人生的归宿地,故乡的山川风物陪伴他在此安眠。他倡导的“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的从政主张,朴实致诚,深受后人景仰和爱戴。他达到“无我”境界,留给历史的,是伟岸的丰碑。
我们躬身伫立在他的墓前,生怕惊醒了熟睡的先生。墓园中,镌刻着他自撰的偈语:“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恍惚间,他又来了,他是人间之神、仙家之人。
近体诗栏
古韵新吟
作者/孔祥金
秋收起义纪念馆
难忍当时八表昏,工农联手铸英魂。
眼明方信天无种,梦醒才知苦有根。
铁斧劈开新世界,银镰割断旧乾坤。
宁州城里军旗举,热血滔滔撼国门。
黄庭坚纪念馆、双井故居
一拜黄山谷,松风满面吹。
盈盈双井水,灿灿凤凰池。
平仄开新派,横斜立大师。
空怀千种意,到此拙言辞。
南山宾馆
百里奔修水,车驰翠黛间。
十年回旧地,两岸换新颜。
且喜心难老,何愁鬓已斑。
情追陶靖节,到处有南山。
作者/袁晓宏
咏黄庭坚
仰慕修河才子俊,豫章文斗令人嗟。
诗歌独创江西派,笔墨堪称赵宋家。
仕谪涪州为别驾,星沉龙水泣辌车。
千秋一杰评山谷,双井风骚异样华。
瞻仰秋收起义纪念馆
魍魉露狰狞,地昏天不明。
山河披血迹,社稷乱鸦兵。
志士趋湘赣,修江动邑城。
紫花墩举帜。聚义救苍生。
注:紫花墩是修水秋收起义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授旗誓师之处。
观摩修水老街开发
旧城改造一条街,老屋新成列两排。
面面牙旗招远客,宁州特产入诸斋。
礼黄庭坚墓
恭身立墓前,默语礼英贤。
雅意深诚拜,心言涌万千。
忆江南·访陈家大屋(双调)
青砖屋,座落翠山中。两屋百年遵祖训,一门三代晋家风。文脉起高峰。
多少事,总是逐兴隆。凤竹堂前旗石在,客官厅内席宾空。流水总归东。
【黄钟宫·醉花阴】修水印象
乘兴驱车到修水,满目青山秀美。处处有新奇,真个是实至名归,好一个才俊出山里。
【幺】只是难却朋俦热天里,一路精心安排作陪。兴冲冲众馆话文遗,迢迢竹塅村相随,双井拜涪翁,好客情无比。
作者/曹江宁
谒黄庭坚故居
宋时双井换新颜,庭院悠悠修水环。
仰望先贤高处立,来人几个可登攀?
参观修水县秋收起义纪念馆感怀
莫谓眼前山已秋,秋风几度为人愁。
尘烟可记斧镰怒,一斩阎罗兴九州。
纪念秋收起义九十七周年
风涨高秋趁势来,土枪土炮似惊雷。
三湾旧改灵魂铸,万里新征敌堡摧。
乱世韶山生巨子,红军队伍纳英才。
井冈燎旺星星火,阔步大江南北开。
作者/占秀川
访黄庭坚纪念馆(孤雁格)
古馆清幽映翠微,松风竹影沐秋曦。
碑前抚石思佳句,馆内寻踪忆旧知。
笔走龙蛇惊四座,文成锦绣耀三池。
宗师一代留风范,名冠千秋续伟奇。
游黄庭坚故里
双井名传万古芳,山青水碧好风光。
二泉明月净幽境,一棹烟波入梦乡。
肃立碑前思懿哲,闲吟亭下品华章。
今朝有幸来游赏,且洗尘心醉画廊。
参观陈寅恪故居
衡门深锁入幽长,故里遗风袅暗香。
隐隐青山环古宅,粼粼泉水映华堂。
庭前花落感秋意,檐下燕回空旧梁。
英气长存人已去,空留遗迹伴斜阳。
西江月·瞻秋收起义馆(二首)
一
入馆肃然起敬,英魂犹绕梁间。秋收烽火忆当年,壮志气冲霄汉。
遍地金风稻浪,枪声犹响长天。英雄血染战旗鲜,梦醒湘修水畔。
二
烽火当年秋起,英魂永驻心间。工农旗帜映山川,壮志豪情再现。
先烈遗风犹在,今朝继往开先。江山如画展新篇,共筑中华宏愿。
作者/李代池
甲辰夏秋访南崖黄庭坚纪念馆赠学兄朱啸
南崖绿树拥江陔,黄圣祠前山景开。
卅载春秋人隔世,一河清水梦萦怀。
先生诗格常思绝,故地风情未觉灰。
忆我同窗文墨事,宁州岭色独崔嵬。
注:朱啸,余九江师专同桌同学,曾任修水县政协副主席,有修水才子之称,现为县山谷诗社社长
参观修城红色故迹
湘赣烽烟起,赤旗过义宁。
修民来拥济,先烈殉家身。
秋馆陈枪械,祠堂释苦辛。
古街重焕发,江城日月新。
宁州西街忆旧
1984年春,余实习居修城。傍晚常沿修江独步至古城西街,聆听广播声中古朴悠扬之春江花月夜曲,感义宁古镇宁静质朴之美,难以忘怀,因以为诗。
畴昔西街连市郭,凤凰山色亦葱茏。
邻家且见炊烟雾,阎闾犹闻鸡犬声。
石巷沧桑迷影好,街坊古朴醉画工。
当时一曲春江夜,胜却舞池伴鼓笙。
访陈氏故里(古体)
桃里垅中凤竹堂,一门五杰尽忠良。
维新举创湘湖路,诗赋同光海内倡。
国学精蕴济时务,画派开工扬远乡。
山色氲氤灵气异,琼居业盛固流芳。
始遊双井黄公故里赠学兄朱少华
2005年5月,朱啸新任修水商业局长,其遣司机专程来星子接余赴修城相会,时少华任修水农业局长,临去,赠余半斤盒装双井绿茶,茶色味极佳,感怀至深,因以为赠。
胜地村悠山色佳,魁星高阁呈轩华。
文风一脉传黄里,进士群英冠海涯。
礼义至因乡俗厚,诗书贵为性情嘉。
四临修邑今如愿,廿载犹怀双井茶。
新诗栏
新韵新吟
作者/占秀川
一、瞩望,在黄庭坚书法碑廊前
光影斑驳
轻启长廊一角
一笔一划,墨香淡远
在古风中密语低唱
悠然起舞于花木掩映的长廊
那线条如龙蛇游走
一转一折,一撇一捺
或遒劲有力,如剑出鞘
或温婉细腻,似水流长
静静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那字里行间,尽是山河
尽是浓浓的情愫默默流淌
惊艳了岁月,温柔了时光
每一幅作品,都是灵魂的独白
都是文人墨客的傲骨与柔肠
我轻轻走过,低声赞叹
生怕惊破了这里的静谧和安详
只愿以心为笔,临摹这千古绝艺
一笔一玑珠,一字一世界
不言中,尽是光影与墨色交织的梦想
朦胧中
仿佛听见历史在吟哦浅唱
仿佛先生与我彼此对望
不言不语,心已相通
在墨香四溢中,寻觅灵魂的共响
站在一幅幅墨宝前凝视
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与敬仰
我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愿化作一缕轻烟随风飘散
与先生共舞在这不朽的时光
二、铭记,那场硝烟
——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感吟
秋风轻拂
带着烽烟与稻香余味
踏进门扉,仿佛一砖一瓦
静静诉说那岁月的难忘
每一片砖瓦,都燃烧着连天的烽火
每一张照片,都发出灵魂的颤响
枪声与呐喊回响在耳畔
那是自由的号角,在唤醒沉睡的土壤
镰刀与铁锤,交织成高扬的旗帜
英雄们的身影,在光影中渐显
他们的眼神,燃烧着秋日的烈焰
他们的呐喊正响彻云乡
脚下的土地曾浸透了鲜血
而今却滋养着丰收的希望
金黄的稻谷齐唱着秋歌
每一颗谷米,都铭记着那段过往
展品无言,却胜过万言,
它们静静地讲述,我们静静凝视
仿佛与先烈们并肩,拿起了刀枪
为了自由,为了解放
走出纪念馆,回望那扇门扉
秋日的阳光,洒满了前行之路
这和平的日子来之不易,我们定当珍惜
定当把那场硝烟,牢牢镌刻在心房
庐山市陶渊明研究会修水县考察学习采风专辑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诗词月刊九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