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卢曙光
题邹匡复先生:
茶事每萦回,国优省优部优,挂彩披红亲见历;
情缘长未了,崇水武水修水,功高劳苦老先生。
2022年我补写《盛世宁红》最后一章时,了解米兰世博会宁红获奖情况,在吴东生老师提供的《百年宁红、王者归来》的文章中,又读到了邹匡复的名字。文载:参加初评时,老专家邹匡复感叹说:“原以为我的制茶技术好,今天开评后我大开眼界,比我强的人有很多,修水人制茶的水平提高了,作为修水的老茶人,我很高兴。”这更坚定了我要拜访他的意愿。
9月5日,我叩响了邹老的房门,已经九秩高龄的他热情接待了我,与我侃侃而谈,说起修水茶叶的过去和现在,如数家珍。
为完成这项研究,成立了以李光明副县长为组长,县科委、经委、农工部、茶桑水果局、修水茶厂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有徐卿、樊建元、谭隆春、汪国清、陈范一、徐廷宝、罗达贤、张永成、丁来仁、李扬星、俞道文、徐盛性、邹匡复、张俊云等。并聘请技师孙重珠,高级农艺师彭希渠、黄积安,高级工程师王钟音,工程师黄崇焘、林润山为技术顾问。初评时还聘请了刘隆祥、王炯秋。下设办公室、技术攻关组、技术信息组和栽培、初制、精制、包装、质量检验四个实施小组,参予实施主要工作人员26人。当时邹匡复作为技术攻关小组主要成员,特别在越海牌宁红工夫茶(宁红金毫)的初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告诉我,1985年获奖后,吴觉农欣然为宁红题词:“宁州红茶、誉满神州,努力革新、永葆千秋”。书写时具体见证人有李光明、张俊云。
十年文革期间,他下放黄沙人民公社茅田大队,仍不放弃茶叶研究,凭借扎实理论基础,密切联系实际,继续致力于新茶园的开辟,和茶叶技术传授。在他带动培育下,茶园单产达到132斤,创造了当时全省最高记录。1983年任修水茶厂生技科长兼创优办主任期间,主持生产的工夫茶,1984年被评为省优部优,1985年获得国优。1988年他主持的创优小组,生产的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工夫茶和“山谷翠绿”获得部优省优共十块奖牌。同时他还有多篇研究论文获奖和发表。正因为他在茶叶领域的卓越贡献,1990年获得江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受到表彰。
在一份《1990年修水茶厂创优实施方案》的材料中,九人领导小组名单中,邹匡复名列第三,并担任技术总指挥。1989年江西省茶叶系统开展创优活动,有份14位评委名单,邹匡复赫然在列,他是来自九江地区的唯一评委,与黄积安等著名茶叶专家,济济一堂,共同评审。
“宁红、祁红并称世界之首”,“修水、中国红茶之乡”,“宁红、世界茶之珍品”。近代华茶史上,宁红可谓名满天下。茶叶作为产业,无论是过去现在,都是富裕一方的选择,如何做强做大,再创辉煌,后来者仍需努力。细观修水茶叶发展过程,许许多多前辈茶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不求名利,而且大多是穷其一生。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的风范需要传承,他们是宁红振兴的见证人、亲历者,是值得后辈仰慕的一代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