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周武现
A:拜谒铜鼓石,“潘周过化”何义也?
——走访湖南周氏三地宗亲,最后一站偶遇诺大的“周”字
当走到巨大铜鼓石前,其造形之特,如有天工,让我们震憾;铜鼓石上龙飞凤舞,遒劲有力的书法,让我们震惊;看到诺大的“潘周过化”四字的雕刻之工,更是让人震叹,特别是看到我们周姓的周字赫然其石,让我们赞叹不已,也是此次到三地拜访周氏宗亲,最后恰遇一个大大的“周”字最完美的探亲走访。
B:“周”字镌刻其石,“周”字何意也?
——真真确确与我们周氏的一个名人有关,出备兵宁州
当问到“潘周过化”四字之意时,当时在场的各位宗亲未能作出较为详细答复。回到修水后,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竟发现这四个字其中的“周”字与我们姓周大族的一位户部侍郎有关。现将查阅和考证资料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明末期间,时为我们义宁州所管辖的铜鼓有一支以李大銮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队约五万余人,其势力影响波及整个赣西地区,使明朝惊恐万状,立即命令江西巡抚潘季驯同巡道周思敬抓紧“征剿”。潘、周商议后,指派鄱阳守备邓子龙率领重兵深入山川深重的铜鼓,对李大銮农民起义军进行大规模拉网式“围剿”。
在围剿期间,邓子龙率部在此仙羊寨安营扎寨。并在这仙羊寨的峭壁上题刻过仙羊寨诗。“仙羊已去何年许,我来重作仙羊主。呼仙酌酒仙童歌,仙花满壑仙禽语。一笑仙风八面生,仙霞化作千山雨”。
落款是明万历七年丁丑冬邓子龙书。
明朝嘉靖年间,以客家棚民为主体的李大銮率领的农民起义,经历了十一年战争风云,起义队伍日益扩大。
万历四年秋天,江西巡抚杨成令南昌道移文湖广江防道会剿,杨成亲领步卒二千,马军二百进剿,还是被李大銮设谋击败,杨成因此获罪罢职。
巡抚潘季驯与巡道周思敬一起商议对策,调用抗倭名将、鄱阳湖守备邓子龙为将,自统大军,出轻骑奔袭,用叛将诱关,分五路同攻,使义军大沩山、黄岗山主寨前后丧失,李大銮起义以失败告终。
剿敌之后,潘季驯与周思敬领着本部军返回洪州府,邓子龙亲送他们至金鸡桥又转回铜鼓驻守。一月之后,潘季驯、周思敬从南昌府重返铜鼓宣读圣旨,邓子龙留任铜鼓营守备,并教化民众。
“潘周过化”四字,应该就是邓子龙留任铜鼓营之时所刻。此石刻记录和反映了明末封建王朝与起义农民的一次浴血奋斗历史,也印证了铜鼓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江西巡抚潘季驯,巡抚这个称呼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但巡道周思敬之称,其巡道确是比较陌生,巡道之职,设立于明朝,故名思义,巡道就是负责巡查的官员,为正四品,应与现在的巡视员职责是相似或一致的。
C:周思敬,乃何许人也?
——为湖广黄州府麻城县人,官至户部侍郎,赠工部尚书
周思敬出备兵宁州,其实指的就是其带领的军队,曾驻守在宁州。
明代麻城有四大望族,其中周氏就是这四大望族之一,其明代麻城周氏家族共有16名进士,43名举人,为当地有名的簪缨世家。冠带袍笏,不胜枚举,上国史、省志、府县志者近百人之多。
周思敬曾从学耿定向,并与耿家结为儿女亲家。后来,通过耿家认识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对其非常尊崇。耿、李反目之后,周思敬将挚友李贽接至麻城,出钱买下城北门两家民房改建为维摩庵,供李贽研佛讲学。为李贽寓居麻城提供了生活和精神上极大的支持。
其家族曾祖父周坤;祖父周文密,驿丞,也有人说是周文定;父周任,母郑氏;继母凌氏,弟思让。据家谱记载,其麻城周氏为江西上饶潘阳板桥迁居麻城而成大族。
按《麻城县志卷之七 二十》记载:周思敬,号友山。隆庆进士,官民部郎,为江陵相公所鉴赏,竟以救援台官忤其意,时论贤之。累官至工部侍郎,赠尚书,荫子。自少为唐正庵门徒,后俱里居一口,遇于道,唐戏曰:“何久不延师?”,公诺而治鲜鹅一,肴以速,唐食毕,复戏曰:“止此耶?”,答曰:“师未饜,尚余一鹅腿,当再进尔。”梅中丞长公尝称此事,以为人诋其俭,吾爱其朴。”
《麻城县志前编卷二,建置寺观二十一》页记载,麻城大雄洞庙,由周思敬捐建。
辅仁书院,由周思久、周思敬兄弟捐建。
详邑人曹胤昌所撰行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