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散文 • 正文

诚拜大坂尖白云寺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梁万福

  壬寅季夏,同几位邻居发起虔诚去何市大坂尖白云寺朝拜赵白二仙,一早就驱车往何市而去。到何市街上,我们各自买了青香宝烛,纸卷毛钱和爆竹,准备登山拜神。香纸店老板还帮我们联系了一辆车子上去,并包下山的,因为外来司机对此陡峭的山路不熟练,那些在此长跑的专业司机更安全。车子随即就到了,我们都坐上了车,摇摇晃晃地从山路弯曲而上,可这山真高,简直伸入云霄。快到山顶有一个较小的场所,可是车只能到此。上面没有了车路,只是用大理石铺设的踏步磴,共有1040多个。      

  我们一行五人,随着山脊踏着石板磴,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路旁古树参天,正直天气晴朗,太阳照射在树叶上,那缝隙穿过来一缕阳光成了花影;阵阵清凉的微风拂面而过,清新舒爽,一眼望去山上山下都是树木葱茏,青翠欲滴。同来的其中有位八十有余的大妈走在我们的前面,她听说这上面的赵白二仙特别显灵,也跟我们特发虔心来此敬奉,一路上她忘记了攀爬的辛苦和劳累,她的身体很好,今天她走路觉得比我们还轻快,或许是有上面的神圣显灵保佑老人家的行而不累。我隔了好久没坐车,从上车到何市一路发车晕,确实是晕得差点吐出来,一点都不舒服。到这里开始上坡就着愁,忽然想着这里有神圣来助,口中却念念有词地说着:“赵白二仙保佑我莫发车罩”,奇怪,可真的一直到山顶都沒事,有可能车子上坡摇晃对晕车有好处,也许是神圣显灵。这个真是一言难尽,一路上车来车往的,朝拜者络绎不绝,大家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如果神圣不灵谁会来爬这条逶迤陡峭的山路呢!到上面我们都求了灵签,可是个个的签都还好,都是上吉、中吉签,没有一支下签。我还以为这寺里都是好签,有人告诉我说差签同样有,只是根据你的家庭清吉和财运顺利而由神圣监筶定签。     
  敬完神后我去了后面新建的大雄宝殿观看,并找到在内的管理人了解到这里的历史来由。大板尖是修水县一座远近闻名的髙山,距县城约30公里,有两处登山的路径,一是从黄沙镇的付家铺村,另一处是从何市镇的干桥村。在山下抬头望此山尖犹是伸入云霄,一条水泥路婉转而上。这里因其山势高挺形如玉坂而得名。站在大坂尖的顶峰环望四周,可以看见九支山脉逶迤而上,仿佛九条巨龙自远处盘旋而至,故人称其为“九龙聚首”,又有“九龙参鼎”之说。远眺山下,看见山下阡陌纵横,村舍蚁布。周边群山罗列,林茂苍翠。邻近有四大高山长对相望,其山均有二仙镇守,此有四山八仙之誉称。
     据传说:古代文人到此游玩,看见云雾在尖峰缭绕,称此景为“云笼笔岫”,撰下“坂尖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的独片楹联,至今尚无佳对,我今在此献丑对句:“何市如盆,仰耕陆地千亩田”。在这奇特秀丽的尖峰上,唐宋时期,有赵玉祯和白玉禅两位仙人,他们原本都在朝廷为官,两人虽然未曾相见,却都一心为民,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只可惜事业难成。因当时时政混乱,君主昏庸,朝廷腐败,民生疾苦,遂辞官回乡,然后各寻得高师,一心学道。     
  赵玉祯得道后云游四海,途中经过大坂尖,便觉此地钟灵毓秀,是一个修道的好地方,于是在此寻到一灵穴,就将随身携带的一枚铜钱埋在大坂尖的主要穴位处。而后继续云游,多年后在云游途中偶然碰见了白玉禅。他便对白玉禅说:“我发现了一块有助清修的宝地,并用铜钱埋在灵穴处作记号”。白玉禅顿感惊喜,说道:“我也发现了一块宝地,在最佳灵处插了一根银针”。二人都没有说出自已寻到宝地的真向,各自保手顾虑。可是他们二人到年迈时都来到了大板尖,赵玉祯先到此,在云霄大帝的小殿住下,当地信徒早为云霄大帝修殿安坐于此。不久白玉禅也来到这宝地,惊奇的是赵玉祯与白玉禅寻到的灵穴位是一处,白玉禅插的针正好在赵玉祯埋的铜钱眼中心处。
  当时云霄大帝为地方众信供神,而赵白两位都善医术。能为百姓消除百病,二位因修道成正果,道法玄深,普救万民,颇得众人奉崇。他们辞世后都安葬于此福地,而后地方人民对他们非常崇拜,都来此敬奉。到了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1年),何市当地的戴族在大板尖上拓土开基,建起白云观,雕塑赵白二仙金身玉像,奉请道士住持,不断四时香火,白云观自此正式创立。
  后来因道教屡次遭受冷落。白云观亦在这大起大落中,几度兴衰,几经沧桑。就在道教势微,白云观日见冷清之时,佛教将其触角伸向了白云观,为保持道院不至朽败,戴姓族人接受了僧人挂锡住持,从此白云观被改名为白云寺。正殿堂原名濯灵宫,亦被易名为大雄宝殿。但此地此观原本属于赵白二仙修炼、阐扬道学的道场,虽然侍奉庙祀的人由道士变成了和尚,但在当地人心中,这里永远是赵白二仙的祖庭,鉴于这一事实,所以即使是佛教主持了这寺庙,仍保持了赵白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佛道同堂,普同侍奉,融合一体的现实,此例一直延续至今。
  大坂尖海拔998米,为何市最高山峰,这里日看修、铜两县,有若绿海控舟。晚眺万象灯火,宛如观赏天际银河。黄庭坚、章鉴、余王介、万承风、陈三立等修水乡贤均在山上留下诗文,寺内更有明朝宣得年间受皇封赐金鼎,有唐宋时期流传下来广征下联的“大坂尖、小坂尖、大小坂尖共一尖”千古绝唱。
  白云寺自创建以来,声誉益著,不断受到朝廷册封,据清代遗碑刻文“赵白道场,肇与唐宋,朝谒不息”,更有“唐宋以来,是山日显,越千百年的记载”。然而,一路走来,白云寺历经沧桑。上个世纪50年代时期,一声炮响,绵延千年的原始道观和庙宇被捣毁。而后白云寺几经起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993年,由干桥村两委牵头,在废墟上重新修缮白云宫。从此前来朝拜人数与日俱增,白云寺每天香火旺盛。坂尖山风景的秀美与白云寺的神奇相得益彰,令游览朝拜者络绎不绝,车来车往。名扬中外,县内外更是无处不知,每天来此者无数,除此远来开小车直上的,山下还有二十辆小专车往返接送。来此人流逐渐增多。至今大坂尖集儒家文化,道教思想,佛门经典三教于一体,是我县仍至整个九岭山脉地区最为引人瞩目的圣地之一。在今年(2022年)重建了大雄宝殿,确是雄伟高大,气势磅礴。殿内坐着赵白二仙,云霄大帝,水仙真君等几位神圣,在此镇守,匡扶社稷,佑助众信。保一方净土,佑百姓平安。

  作者简历:笔名:汝安万福,实名:梁万福,男,汉族,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西港马祖湖人。本人从事手艺行业,爱好文学,业余时写些古体诗 、现代诗、散文、故事等。曾获过几次作品荣誉奖。多篇文章和诗词散见于多个微刊平台。因此,现已加入九江市民协会会员、市诗词联学会会员,修水县作协会员,县民协会员。山谷诗社、溪流文学社社员,江西回坑作家村村民,修水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乡风民间文学社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散文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