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文化艺术 • 正文

修水作家 朱法元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修水作协


朱法元
  江西修水人,编审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江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编委会总编辑。兼任江西省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西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散文选刊》《大家》《百花洲》《天津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多篇。著有散文集、诗集9部,其中《沉静的山歌》荣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优秀奖、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多篇作品入选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辅和试卷题。任职期间主编、策划的26种图书获国家三大奖,1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天脉》是一部以家乡幕阜山区为审视对象的长篇散文。作品从地方文化构成所包含的“地灵”和“人杰”两方面展开爬梳,呈现幕阜文化的前世今生。“地灵”篇围绕幕阜地区的名山古刹进行钩沉,通过今昔对比的观察和慨叹,将幕阜山区自然风光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娓娓道出。从幕阜山、黄龙山、大雾山到汨水源、石钟山、西坡岭,作者关注自然风光的雄奇险峻,更关切风景背后的幕阜文化况味和历史流转。“人杰”篇以时间为纬,细腻勾勒幕阜山的文化精魂,提炼出幕阜文化的内涵、形态和价值。
由魂归汨水的伟大诗人屈原、杜甫到双井之子黄庭坚,从爱国名将方琼到现代古琴艺术家查阜西,从石牛寨草莽英雄罗孝芬、汤旷到当代“工匠精神”代表宁红茶掌门俞旦华,夹叙夹议,既表达对幕阜文化先贤及当代精英的崇敬和赞颂,同时展开对文化传统的审视和反思。借由对幕阜山文化基因的深入考察、探寻和思考,《天脉》完成对幕阜文化历史传统整体性的构建。

  《山魂》是一部记录乡愁,展示山乡现实风情。深刻反应中国乡村历史性变化的主题散文。史实与现实,人文与自然,人物与故事精心勾连,巧妙融合。这部书深情赞美了幕阜山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喜人变化,描绘了新时代幕阜山民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史诗画卷。里面既有对人间生活的广博把握,又有从历史与时代提炼精神向度。这部散文集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乡村书写提供了宝贵经验。他既看到幕阜山民身上原有的质朴与善良本色,也看见他们呼应时代大潮所经受的洗礼。他既歌咏幕阜历史文脉的绚烂深广,也痛斥封建糟粕对乡村文化发展造成的阻碍。
  山魂既体现在仙老、红君和阿春等文化人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文化担当,也体现在五哥、李存忠等普通山民自觉对幕阜品格的恪守,更体现为新一代山村少年对知识的殷切期盼和渴求。他们延续了屈原、杜甫、黄庭坚、陈寅恪等人的文化血脉,成为新时代山民的山魂。在作者看来,幕阜文化,既是历史,也是文化的现在和将来。
  
爱到深处是忧思——读散文集《天脉》《山魂》
● 古 耜

  “如果勉强称得上‘作家’的话,我愿成为一个乡土作家。”这是朱法元先生散文新著《天脉》《山魂》(知识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后记”的开篇之语。在我看来,作家这带着自谦的文学告白,承载了深深的向往,浓浓的情愫,以及多方面的创作信息和人生密码,实际上为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其文学情怀与审美追求,提供了便捷而可靠的路径——朱法元是幕阜山脉的儿子,大山特有的地理形胜、物候自然和历史人文滋养了他的成长,同时也浸透了他的灵魂、骨骼和血液,成为其生命中无法释怀的一部分。惟其如此,在走出大山,服务社会的漫长岁月里,作家虽然事业上升,工作繁忙,却不曾因此而消解对故乡的那份思念、反刍与牵挂,相反所有这些化作一种念兹在兹的心结,引领他在履行社会使命的间隙里让精神还乡,进而写出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散文。于是,我们读到了作家前些年出版的讲述幕阜山陈年旧事的散文集《沉静的山歌》。不过在法元那里,即兴式、片段式的散文书写,终究难以充分释放其不断发酵和增殖的乡思与乡愁。为此,在退休之后,他开始对故乡做全面梳理和深入盘点,“五年多的山间驻足,五年多的笔下耕耘”,最终完成了由《天脉》《山魂》构成的“幕阜叙事”,从而给大山留下了“全息”的艺术长卷,同时也为自己“乡土作家”的定位增添了生动的注脚。

  雄踞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幕阜山脉,是一个丰厚多彩的所在。在这片土地上,瑰丽的神话传说和斑斓的历史遗迹完美嫁接,相得益彰。其中的历史遗迹,不仅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诸家,显示出兼容并包的山乡气质;而且连接着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与红色文化,传递出正义铁血的民众性格。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相继进入以改革开放为基调的新时期与新时代,勤劳智慧的幕阜山儿女更是以自己脚踏实地的开拓、奋斗与求变,诠释了一种因地制宜,砥砺前行的精神。应当看到,在中国大地上,这样一方积淀深厚而又与时俱进的热土,自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使得法元笔下的“幕阜叙事”,无形中具备了从局部看中国、由一隅观天下的意义。

  在“幕阜叙事”中,一册《天脉》立足“地灵”“人杰”两个维度,聚焦和盘点山乡的历史文化风景。其中“地灵篇”围绕“天岳”之名的由来,“鲤鱼朝天”的奇景,以及大山里的“三苗”踪迹、道家留痕、红色星火等展开笔墨。其娓娓道来中,既描绘了自然风光的雄峻绮丽,又钩沉出人间世事的流变沉浮,同时还穿插了对一些公案疑团的稽考,因而显得气象丰沛,意趣盎然。而“人杰篇”则步入幽远奇崛的时光隧道,从容历数投影到幕阜山脉的古往今来的先贤名宿,这当中有屈原、杜甫、黄庭坚、陈寅恪等文学和学术史上的方家巨擘,还有血溅沙场的爱国名将方琼,御寇安民的退隐官员罗孝芬,草莽英雄汤旷,以及用一张古琴延续一方文化血脉的艺术家查阜西等。在他们身上,作家不仅探赜索隐,勾画出一段段历史故事和一个个昔日场景,更重要的是将笔触深入故事和场景的背后,认真探究和细致阐述了其中包含的精神元素和人格密码,从而有效丰富了幕阜山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厚度。正所谓:“发现历史,只是展示了事物的表象;发现文化,才是找到了事物的真谛。”(《天脉》《山魂》“后记”)

  《天脉》的叙事无疑赓续了历史文化散文的脉络,不过同样是以散文来讲述历史文化,作家仍有属于自己的匠心和特点。这突出表现为作家行文,自觉回避了同类作品多见的频繁的史料征引与典章修辞,而是将这些先作“功课”,化作“腹笥”,然后让其根据叙事的需要轻松展开。关于这点,我们读《汨水之源》《漂移的族群》《黄袍吟》等篇,会有较充分的体验。这样写成的历史文化散文,倘若以清代“桐城派”的观点加以衡量,其“考据”一端或许略显单薄,但就“义理”和“辞章”而言,却明显避免了当下不少“审智”类散文屡见不鲜的行文的刻板与枯燥。在法元笔下,这应当是一种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对于古老的幕阜山乡而言,如果说《天脉》重在唤醒其历史记忆,那么《山魂》则更多激活了其现实风景。在作家的视线里,随着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不断推进, “山乡确实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以前破旧潮湿的老屋,几乎全被新型楼房所取代;以前泥泞飞沙的土路,已被全一色的水泥路面所覆盖;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也几乎全变成了新型的打工一族。从吃住行用等日常生活上看,山里人与城里人已无太多差别。”与此同时,山乡人的精神世界亦经历着可喜的变化,他们身上原有的质朴善良的本色呼应着时代大潮的洗礼,正呈现出新的光彩和亮色:土生土长的“80后”青年作家阿春,聚焦扶贫和移民生活,写出了在全国得到良好反馈的长篇报告文学;“仙老”和红君虽然早已走出大山,却依旧为大山的文化建设,奔走呼号,不遗余力;以专治跌打损伤远近驰名的神医李存忠一家,几代相传,救死扶伤,不计酬劳;不惜气力,打理荷塘的横巴,情愿像脚下的莲藕一样,植根山乡,建设家园;而更多像“五哥夫妻”那样仁爱宽厚,操劳一生的普通农民,则正怀着幸福、和谐与安逸的心境,走向未来……

  面对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作家的心情是兴奋的、喜悦的,而由此激起的对家乡的热爱也是强烈的、深切的,不过所有这些并没有导致作家观察生活的单向度和判断事物的绝对化;相反促使他从爱是一种感知,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的观念出发,沿着爱之深而责之切的情感逻辑,在热情赞许故乡发展变化和历史进步的同时,客观严肃地指出了这一进程中存在的某些“美中不足,瑜中之瑕”:农业退化,耕地荒芜;打工族劳动收入的不确定性和老病带来的困境;一些不良风气沉渣泛起,部分山民无所事事,以及由此滋生的“城市病”;以权谋私,好大喜功依旧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金钱和欲望在疯狂扩张……应当承认,作家的眼光是敏锐的、犀利的,他所指出的,正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因为高歌猛进,因而很容易被遮蔽、被忽视的,但又是确实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这时,我不禁想起沈从文当年写给湘西的名句:“美丽总是愁人的。”法元在撰写“幕阜叙事”时,心情或许略有相似,不过他在“美丽”中感受到的不是“愁”,而是忧,一种因爱而生的忧,正所谓爱到深处是忧思。

  似乎该关注一下《天脉》和《山魂》的叙事艺术了,在这方面,两部作品都有一个值得肯定和倡导的优长,这就是叙事和抒情以及其他元素的有机结合。前些时,曾有学人将散文创作中抒情元素的减少和叙事元素的强化作为该文体的进步加以肯定。这种看似新颖的说法难免有些似是而非。事实上,散文作为一种面向大千世界的“自叙事”,虚假空泛的抒情固然不可取,拥塞匆促的叙事何尝一定高明?各种表达手段原本不存在天然的优劣,比较理想的艺术境界还是由“我”统领抒情、叙事以及描写、议论等诸种元素,以实现均衡和谐,相辅相成。如果这样的观点可以成立,我们就必须承认《天脉》《山魂》在驾驭散文叙事时的稳健老道——整个“幕阜叙事”既有真挚的抒情,又有舒展的叙事,还有灵动的描写以及精当的议论,它们各有所思,且又互为条件,最终化为丰赡、多彩而又不乏立体性和纵深感的山乡世界。鉴于这种特点几乎贯穿全书,随处可见,读者自可欣赏,这里不再多做引述。

  在《天脉》和《山魂》的“后记”里,作家深情地写道:“这两本书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走’出来的。”事实确乎如此,为了写好这两本书,作家不辞辛劳,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的田野调查,其足迹几乎踏遍了幕阜山川,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此二书的内容充实,言之有物。金末元初的文史大家元好问有诗曰:“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论诗三十首》)朱法元所坚持的正是元好问所称赏的“眼处心生”,“亲到长安”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虚拟空间无限扩大的今天,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刊《文学报》2021年10月14日,《创作评谭》2022年第2期,《中国作家网》2022年4月11日转载。作者系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著名文学评论家。)

透视一隅探寻文化的肌理——读朱法元“幕阜叙事”系列散文
● 毕 海

  幕阜山古名“天岳”,大禹曾登此治水,“三苗”“九黎”在此起源立国,三闾大夫在此魂归汨罗,惠南禅师在此开宗立派,秋收起义革命枪声在此响彻,花灯古戏名入非遗……朱法元“幕阜叙事”系列散文《天脉》《山魂》(知识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通过细致梳理和精心勾连,让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显现出厚重的文化分量,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悠长、力度和复杂情态。

  在《天脉》中,作者以家乡幕阜山区为审视对象,从地方文化构成所包含的“地灵”和“人杰”两方面展开爬梳,呈现幕阜文化的前世今生。“地灵”篇围绕幕阜地区的名山古刹进行钩沉,通过今昔对比的观察和慨叹,将幕阜山区自然风光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娓娓道出。从幕阜山、黄龙山、大雾山到汨水源、石钟山、西坡岭,作者关注自然风光的雄奇险峻,更关切风景背后的幕阜文化况味和历史流转。“人杰”篇以时间为纬,细腻勾勒幕阜山的文化精魂,提炼出幕阜文化的内涵、形态和价值。由魂归汨水的伟大诗人屈原、杜甫到双井之子黄庭坚,从爱国名将方琼到现代古琴艺术家查阜西,从石牛寨草莽英雄罗孝芬、汤旷到当代“工匠精神”代表宁红茶掌门俞旦华,夹叙夹议,既表达对幕阜文化先贤及当代精英的崇敬和赞颂,同时展开对文化传统的审视和反思。借由对幕阜山文化基因的深入考察、探寻和思考,《天脉》完成对幕阜文化历史传统整体性的构建。

  如果说,《天脉》意在唤醒乡忆,钩沉幕阜文化历史,那么《山魂》则旨在记录乡愁,展示山乡现实风情。一方面,新时代的幕阜山区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袭,山村面临现实困境,包括“留守妇孺”的无奈、山民生活的艰辛、面子文化的可悲可叹、不良习气的蔓延、欲望的疯狂扩张等,让作者感慨于当前幕阜山乡发展路途的崎岖;另一方面,幕阜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让幕阜山村文化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自我更新发展的能量。这就是山民挺拔的“脊梁”,是民族文化精神,是幕阜山文化之魂——“山魂”。山魂既体现在仙老、红君和阿春等文化人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文化担当,也体现在五哥、李存忠等普通山民自觉对幕阜品格的恪守,更体现为新一代山村少年对知识的殷切期盼和渴求。他们延续了屈原、杜甫、黄庭坚、陈寅恪等人的文化血脉,成为新时代山民的山魂。 

  在作者看来,幕阜文化,既是历史,也是文化的现在和将来。审视总体性“幕阜叙事”从历史到当下的时代变迁,作者表达了赓续再造被长期“遗漏”的幕阜文化的信心。

  《天脉》《山魂》系列散文的叙事者是作者的化身,是一位“城市返乡者”,也是典型的现代知识者。他全心投入对幕阜文化的观察和思考,始终贯穿着文化再造的理性自觉,聚焦幕阜文化的现代传承问题。他写道:“一部崇高伟大的中华传统文明史,是祖祖辈辈的炎黄子孙用一件件不起眼的、浸泡在日常生活里的小事编制而成的。”作者探寻幕阜山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密码,目的是为当代幕阜文化的重建提供借鉴和路径。

  值得注意的还有“幕阜叙事”所显现的语言形态。《天脉》以线性历史描述“地灵人杰”地方文化的发展,意在勾勒幕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采用半文半白的语句及表达,注重辞章的锤炼,古朴生涩构成一种历史感。而在《山魂》中,作家呈现山民当下的生存状态,表现幕阜山区的现实生活和文化变动,语言更为通俗流畅,一般会使用生动的口语。显然,这是作者有意的文体语言实践,契合整体表现“幕阜叙事”的历史形态和演进路径。

  讲述中国故事,表现和传承中华文化是时代对文学的要求,也是作家需要主动承担的责任。但面对广阔、富饶的中国大地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应该如何进行准确有效的选取、表征和赋形,还是要从具体的地方路径进入。只有深入地方文化的内蕴,才能洞悉中华文化的深层肌理。《天脉》一书的前言说道:“发现历史,只是展示了事物的表象;发现文化,才是找到了事物的真谛。”文化需要发现,更需要传承更新。接受了幕阜地域的文化、精神和遗传的朱法元,通过“幕阜叙事”呈现幕阜地方文化发展传承的源流,探寻构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具象形态和现实路径。正如学者李怡所指出的,“地方”不仅仅是“中国”的局部,“地方”也是一个又一个不可替代的“中国”。《天脉》《山魂》系列散文的文化书写,既是在为幕阜地方文化立传,又何尝不是对文化中国的再塑和重构?

(刊光明日报2021年5月25日,《中国作家网》2021年5月25日转发。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

《修水文学》稿约
  本刊常设栏目有《红尘炼·小说》《诗星空·新诗》《芳草甸·散文》《品茗阁·评论》《e在线·报道》《山谷风·诗词》等,另设《星光修河·修水作家》《未来作家·星探榜》《他山之石·文坛拾珍》等专栏,不时推出。
  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照片及联系方式。本刊暂无稿酬。
  严禁抄袭之作,在本刊发表的所有作品,作者文责自负,由此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作者本人承担。
  一经投稿,表示认同本刊宗旨,本刊编辑有修改权利。

投稿邮箱:
  1447337787@qq.com

核发 | 钱轩毅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文化艺术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