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黄庭坚传 • 正文

滋味甘苦当亲尝 —— 黄庭坚《苦笋赋》赏析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程效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分宁人(今江西修水县人)。在诗、词、书法、散文等方面均卓有成就。诗歌与苏轼并称“苏黄”,为著名的“江西诗派”鼻祖;词曲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书法则名列“苏黄米蔡”宋四家;散文在北宋中后期文坛亦堪称一大家。

【原文】苦笋赋

  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其辞曰:僰道苦笋①,冠冕两川②,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温润缜密③,多啖而不疾人④。
  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钟江山之秀气⑤,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桂斑之梦永⑥,又安得与之同年!
  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⑦令人萎而瘠⑧”。予亦未尝与之言。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⑨;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镌⑩。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⑾”

【注释】
①僰(bó)道:汉县名,属僰为郡,僰人所居,故名。在今四川宜宾县境。
②两川:东、西川的合称。唐至德二年(757年)于剑南道置东川、西川两节度,因有两川之称。
③缜密:细密。
④啖:吃、食。
⑤钟:聚集。
⑥桂斑:桂指筀竹,竹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七十里曰丙山,多筀竹。”郝懿行疏:“筀,亦当为桂,桂阳所生竹,因以为名也。”斑,指斑竹。段公路《北户录·斑皮竹笋》:“湘源县十二月食斑皮竹笋,诸笋无以及之。”梦永:总是梦想得到。
⑦痼疾:久治不愈之病。
⑧萎而瘠:干枯瘦弱。
⑨眩:迷惑。
⑩镌:晓谕,明白。
⑪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出自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二。

【赏读】
  黄庭坚这篇短文虽名之为赋,但从其行文随兴、结构稍松散和未全采用骈体韵文来看,实则是一篇随笔性的小品散文。
  作者此文开门见山,说自己特别喜欢吃苦笋,为此受到不下十位朋友的劝止,于是就“苦中作乐”似地写下此篇苦笋赋。  
   话说两川之地的焚道(今宜宾),茂林修竹,盛产苦笋。恰好山谷被贬谪辗转安置于此地,见当地人畏其苦、疑染疾而忌食之。实则苦笋苦而开味,食之爽口无害,当地俗传的苦笋不可食实为荒谬之说。那么,为何外表平常,俯拾可得的苦笋,苦而有味,食之不仅无害,反而对人身体有益呢?因为它汇聚了山川之灵气,能隐含雨露的滋润,回避风烟的侵袭。用它作佳肴,可以振食欲,用它来下酒,则令人流口涎。苦笋看似外表不起眼,却是真正上好的食材。可笑那些徒有其表的桂斑之类,竟梦想仅凭光鲜的外表而得到人们赞叹,但两相对比,乏味的桂斑又怎能与可口苦笋相提并论呢?
  苦笋初食略苦,嚼之转微甜,咽之愈有滋味,甚至还有清热化痰的药效。山谷再三为苦笋辩护之论,却并不为当地人所接受,由此可见,要想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偏见,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作者托物连类,见微而知著,悟出了“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的大道理,恰如民谚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随处可见的苦笋,食之无害,应是多多益善,恰如国家科举选拔人才,应试的举子越多,贤良之士就会层出不穷。极尽网罗搜求之能事,做到野无遗贤,则如前朝太宗所感喟:“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至于苦笋食之是否有危害?作者的结论是:不仅能吃,而且特有味道,并自以为经亲身做示范,也不厌其烦说得很清楚了,但当地人就是不相信,还固执己见地坚持说:“苦笋不能食,吃了发旧病,让人瘦而枯死。”一再听到此等混账话,猜想当时作者差不多想骂:“龟儿子,要你相信一件摆明了的事,怎么就比过蜀道还难呀”。不过,作者还是转念一想,对于此等冥顽不灵的“土鳖”,不必徒费口舌多作分辩了。因为智商高之人明事理,毋庸多言;智商中等之人当面虽相信,可过后又疑惑;智商低下之人专听谣传,却不相信亲眼之所见,固执如顽石,不可理喻。难怪自蜀川走出的诗仙李白有诗句道:“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黄庭坚借李白诗句,为自己并非刻意批评固执的蜀人作了辩解。其实,此时远谪巴蜀且丢了乌纱俸禄的山谷,原本就是一“吃货”。正愁生活清苦,没想到竟还有此等天赐的口福,加上此地还有“姚子雪曲”白酒(疑为五粮液前身),以及银茄、红豆、绿荔枝“三色”特产可供佐餐。想想,人处逆境,福祸相依,大可随遇而安,不吃则白不吃。当然,作者绝对不会想到:当时吃了个似醉非醉后,乘着余兴而信手涂鸦,竟给后世留下了一幅文、书双佳的传世绝品。
  前人谓山谷此文“文字简严,微有讥讽”。诚然,贬谪巴蜀前,山谷作为当朝史官,因修《神宗实录》中的秉笔直书而获罪,心中自有不平之气。再联想到乃师苏轼和同门的秦观、张耒、陈师道等,均是才高耿直之士,却纷纷因言获罪而屡遭贬谪,更是愤慨难平。物不平则鸣,故借咏苦笋虽苦食之却能“开道”之事,讽刺了朝廷用人上的近小人、远贤能,冀望当朝者能矫枉过正。这也许正是此篇自谓戏作的苦笋赋,最为出彩点睛之处。至此,我们才看出文中被讥讽的顽愚“蜀人”,并非作者存心作践四川人,而是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实指那些假借支持王安石新法而上位、在朝弄权的奸佞小人。
  其实,身为黄庭坚的小老乡,在未读到此赋之前,本人对于苦笋是能否能吃或者是否好吃?也曾心存疑问。记得小时候,家乡修水山区每逢初春,竹笋遍地而生。我常随大人去郊野采摘,会被告知不要采外壳长有细白刺毛的苦笋,说是又苦而又麻,没有人愿意吃。后来上山下乡,发现当地农民倒是会采摘苦笋,但从没见有人吃,而是做猪饲料。再后来到了岭南工作。有一次,一粤籍同事请大家吃饭。他把一干人带到一家门面不起眼的客家餐馆,说是来这家得吃一道招牌菜“苦笋煲”。等到热腾腾“苦笋煲”端上来,大家一下筷子,都觉得味道不错。其它菜还没上完,一大钵伴着肥肉蒸煮的苦笋煲已一扫而光,还让老板再添加了一钵。此后,我们几个差不多成了这家小店的常客,隔三差五,都会去撮上一顿,而每次“苦笋煲”是必点之菜。
  大约十年之前,本人因撰写《黄庭坚传》之所需,在收集资料时,第一次读到了这篇《苦笋赋》。此时,对于苦笋是否可吃,不仅早已不存疑虑,而且还时常惦记着“苦笋煲”的滋味,时不时还会找去那家已搬迁了的餐馆解解馋。交稿之后,责编与我商谈书的封面设计,我建议用一幅山谷漫画头像再配以一山谷书法衬底,如此较合黄庭坚“诗书双绝”的称誉。责编随后反馈说头像好定,但山谷书法遗存较多,不知用写哪方面内容的?用其行楷还是草书?我又建议最好用写食品的行书。他不解为何一定要用有关吃方面的?我即简要给他讲了“苦笋”的故事。再后来,该书付梓出版时,封面书法又按编审的意思改《苦笋赋》为《山预帖》。原因的是前者虽也是笔法奇伟的传世精品,但两相比较,当今不少书法行家认为:《山预帖》更不计笔画的飞扬之势。稳重之外,几许漾动之笔穿插其中,特别整体文字向左倾斜,左低右高之态, 欹正相生,动静神现,别有意趣。
  扯得有些远了。最后,回头解读一下黄庭坚借用李白“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的诗句收束赋文的用意。说是喜好饮酒的诗仙常以自得醉中之趣为乐,曾戒饬自己不要向清醒者讲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酒中乐趣。山谷顺着李白的诗意道:不必再为不知苦笋美味者徒费口舌了,因为对不识货者,即便荆山之玉也等同于废石头,并在此借“诗”发挥,暗含对人才不能为当道所用怀有“物不平则鸣”之意。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黄庭坚传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