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朱修林 姚星宇
初冬时节,走马修水县乡村集镇,处处可见欣欣向荣之景,一个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魅力乡镇如明珠璀璨,点缀修江大地。
城乡并进 从“点上美”到“处处美”
在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中,修水县聚力全域规划、分步建设、系统整治,最大限度让乡镇聚落分布合理,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累计投入集镇改造资金8.8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亿元,完成14个乡镇整体提升和11个乡镇规划设计,围绕衣食住行、娱购游学深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乡镇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该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全面推进集镇道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累计完成169公里集镇道路改造,新增25余公里污水管网,新建7个乡镇农贸市场,新建12座垃圾中转站,施划5000余个机动车位、2000余个非机动车位,商超实现集镇全覆盖。高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新建改建34所乡镇公益性幼儿园、100所中小学校、9所乡镇卫生院、1.8万套保障性住房、159个颐养之家,建成了覆盖36个乡镇的客运班线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高品质满足群众生活。把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资源、最好的空间留给群众,扎实推进集镇绿化、美化、亮化,规划打造好小游园、小广场、游步道、乡村剧院、乡村绿道、老年活动中心等休闲娱乐公共空间。
文化是美丽乡镇之魂。该县始终把彰显人文特色作为重要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当地文化,让美丽乡镇能够触摸到历史脉络和文化记忆,让人得到心灵的净化和熏陶,形成了上衫乡红色文化小镇、漫江乡宁红文化特色小镇、杭口镇诗书特色小镇、黄沙镇客家文化特色小镇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乡镇。与此同时,通过建设“乡史馆”“村史馆”,挖掘提炼本土文化内在价值,讲好当地特色文化故事,让群众在文化的浸染中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养成良好文明风尚。
建管并重 促“一时美”成“持久美”
美丽乡镇,三分在建、七分靠管。修水县始终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让美丽乡镇,不仅美得靓丽,而且美得长久。
党建赋能长效管理。以“三联三共”党建赋能行动为抓手,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到工地上,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干部在美丽乡镇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将集镇建设管理纳入乡镇和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组建集镇环境联合执法队伍,创新“六员合一”监管机制,落实网格化管理,全面压实管理责任。
发动群众自我管理。成立美丽乡镇建设理事会,从规划、建设到管理全过程吸纳群众代表意见,并通过常态化开展文明评比,开设“文明积分超市”“垃圾兑换超市”,充分调动群众自我管理积极性。
借助技术精细管理。投资680万余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和智慧农业平台,打通交通、城管、公安等智慧监管共享平台,将投诉、反馈、整改、监管、汇总等功能集为一体,实现了乡镇环境监管多级联动、无缝衔接、同向发力。
三产并举 依“环境美”奔“生活美”
美了乡村、富了乡亲。修水县始终把产业作为重要支撑,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原则,推动产镇融合发展,让群众参与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受益。
推动美丽乡镇建设与现代农业、全域旅游、新型工业深度融合,修水县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依托“一乡一园”建设,以“两茶一桑”为重点,做大产业特色集群,先后建立362个百亩以上产业基地,创建3个省级示范园区、35个市级示范园区、1个“九江市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全省3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总目标,依托乡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创建4个国家4A级景区、9个国家3A景区、2个国家乡村模范旅游村、1个省级5A级乡村旅游点和14个3A级乡村旅游点,形成了旅游产业助力美丽乡镇建设的良好局面;全力扶持乡镇企业、乡镇手工作坊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先后创办7个乡镇创业小区,一大批“小而精”“特而强”的乡镇企业应运而生,创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