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来,我县农民收藏爱好者董青海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专门收集《人民日报》以及毛主席像章,各种抗战文献、字画、木雕等。他说:“这是我的爱好,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心灵上的享受。”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当天,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县老干局、县老年大学和义宁镇西摆社区联合在县晚晴乐园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展出,吸引了许多过往市民驻足观看。当天的展品由我县农民收藏爱好者董青海收藏的,主要是从1949年到2018年69个国庆节出版的《人民日报》,以及由《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国31个城市宣布解放新闻等100份不同时期的《人民日报》。“看到这些有着时代烙印的《人民日报》,更加感受到祖国母亲的伟大,体会到新中国走过的坎坷历程。董青海的这个展出太有价值了。”县农行退休老干部傅朝玄激动地说。
1967年,董青海出生在太阳升镇。1984年,高中毕业后从事服装生产,从1993年起,爱上古玩收藏,先后收藏了大量的古瓷器、古字画、毛主席像章、红色文物等。有一次翻阅到《人民日报》时,发现报刊内容信息量大,报道事实权威,采集编排很有特色,便决定把收藏重点放到《人民日报》上。“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就是一个念头,要一期不落地把1948年6月15日创刊以来的《人民日报》全部收集齐全。”谈起初衷,董青海记忆犹新。
为了收集《人民日报》,董青海走遍全国各地,只要知道哪里有自己没有收藏到的《人民日报》,他不管大价钱都一定要寻访购买。记者采访时,董青海从一只塑料袋内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份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共八个版。这份报纸看上去有些破旧,纸张早已发黄,但相片清晰、字迹完整。一版刊发了新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七人的照片,报眉分别写有“毛主席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字样。
董青海向记者娓娓道出这份报纸的来历。1999年,已有5年收藏史的董青海,一直缺少一份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我看来,这份报纸份量极重,如果没有收藏到,那就是一个最大的遗憾。”当时,董青海听说湖北通城县有一位老红军家中有这份报纸,不禁喜出望外。当天就赶到通城县多方打听找到了这位老红军,并用两万元钱的价格将这份报纸买下。“当时的两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钱都是借来的。这份报纸来之不易,即是心中爱好,再贵也值得。”董青海说。
随着董青海收藏《人民日报》的名声越来越大,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九江日报》《浔阳晚报》《瓷都晚报》等媒体纷纷采访报道。如今,董青海家的《人民日报》从创刊号到今年的全部都有。2012年,一位福建老板看中他收藏的《人民日报》,出价200万元全部收购,被他婉然谢绝。他说:“我收藏《人民日报》并不是为了钱,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心灵上的享受。”
除了收藏《人民日报》,董青海还把收藏的范围扩大到毛主席像章、各种抗战文献、字画、木雕等。2010年,董青海的儿子董尔希以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九江一中。为了陪读和爱好两不误,他在九江开了一个名叫“博古斋”的古玩行。由于他为人热情大方,爱结交朋友,古玩店开业后不久,就有很多古玩、书画爱好者前来交流收藏文化。这个时期,董青海的古玩收藏知识突飞猛进,不仅能辩识文物,对于一些重大文物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等都能一一道来。当代书画名家姚杰到董青海的古玩店内鉴赏他收藏的字画,为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欣然题字“穷追无尽景,终非一凡人。”
“收藏毛主席像章、各种红色文化物品时,我常常不惜重金,不远千山万水。”董青海说。2006年,董青海一位武汉的朋友告诉他,武汉一市民手中有“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去安源”等巨幅织像出售。董青海听后很是高兴,当天就赶往武汉,对方要价每幅两万元,当时董青海所带金额不足,最后对方被他的诚意所打动,以每幅1.3万元的价格售卖。今年国庆节期间,董青海将这些织像分别在晚晴乐园和黄龙村小学展出,引起较大反响。今年4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书画古玩收藏交流会上,董青海所展出的收藏引起同行和许多观众的关注,中国国画院副院长彭汉昌为他题字“时代声音,历史见证。”
董青海说:“现在,我不仅完整收藏了《人民日报》,还在收藏《解放军报》,并收藏了九江、修水地方红色文献500多份。计划将来在九江辖区内创办一个《人民日报》及红色藏品文献馆。我将在收藏领域里坚定地走下去,静静地享受这份喜悦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