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山谷
在赣湘鄂三省交界处,在幕阜山与九岭山之间;这里位居长沙、武汉、南昌三个省会城市之间。这里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的故里;这里独具魅力,是中国最美县域之一;被誉为江西的西伯利亚;曾被评委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
修水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是九江市人口最多的县,是九江市域副中心城市,素有山谷遗风的美称。修水曾名艾县、分宁、宁州、义宁,据《中国地名辞源》载,1914年因与广西义宁县同名而改修水县,以修水得名。修水古称建昌江、于延水,又名修河、修江;是江西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幕阜山南麓,向东至永修县吴城镇汇注赣江,正源渣津水与大桥水、东港水汇合后称修水。修水县城以上为上游,修水县城至柘林为中游,柘林以下属下游,渣津以下可通航。《明一统志》 所载修水在建昌县治南,源出南昌府宁县幕阜山,远而径达于江,故名。据《中国水名词典》载,因水流远长,故名修水。
商朝属艾侯国,都城今渣津镇龙岗坪。春秋战国为艾邑域地,先后属吴、越、楚。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始设艾县,属豫章郡。新莽时改名治瀚,东汉光武时复名;中平时设西平县,治今全丰镇;建安四年(199)设西安县,治今宁州镇黄田里;三县并存。晋太康元年(280年)避晋武帝司马炎讳改西安县为豫宁县,取豫章安宁之意。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于豫宁县立豫宁郡,辖艾县、永修、建昌、新吴(今奉新)、豫宁。隋开皇九年(589)艾县、西平县、西安县并入建昌县。大业三年(607年)置豫章县。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设西平县。长安四年(704)设武宁县,治武宁县甘罗村。贞元三年(787)西平县废。贞元十六年(800)武宁县西境设分宁县,治常洲亥市(今义宁镇)。开成三年(838)复西平县。北宋初分宁县更名宁县,开宝八年(975)复名分宁。南宋建炎四年(1130)县升为义宁军。隆兴元年(1163)复为分宁县。
元大德五年(1301)分宁县为宁州八年(1304年)徙治于今县城。明洪武初年宁州改为宁县,弘治十六年(1503)复为宁州。清嘉庆六年(1801)改为义宁州。宣统二年(1910)析设铜鼓抚民厅。民国元年(1912)义宁州改为义宁县,次年,铜鼓厅设铜鼓县,从义宁县析出;三年(1914年)3月,为避广西义宁县同名改称修水县;十五年(1926)直属于江西;二十一年(1932)属江西省第二行政区。
1949年9月属九江专区。1968年4月属九江地区,1983年7月属九江市至今。1987年3月,黄坳林场改置九都乡,驻黄坳街;程坊乡析置崇河乡;7月复原乡析置雅洋乡。1992年5月,太阳升乡设镇。1993年1月渣津乡、山口乡、白岭乡、黄沙港乡、古市乡、朱溪乡、马坳乡、溪口乡撤县设镇。1995年3月,清水岩乡改设四都镇,黄沙桥乡、上奉乡、何市乡撤乡设镇;崇河乡并入程坊乡。
修水是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修水县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海拔最高点1715.5米;修水是境内主要水系,及其11条支流流贯全境。这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区域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16.7℃,年均降水量为1634.1毫米,年日照为1600.4小时。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矿种多、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等特点;有钨、石英、石煤、石灰石、页岩气等矿产;其中石煤是主要非金属矿产,储量47.7亿吨;白钨储量是中国第二,品位居亚洲之首;页岩气储量占全省五分之一;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有白岭温泉、渣津司前株树下温泉、黄沙汤桥温泉等温泉。
孟建柱同志曾称赞:这里是一片绿洲,空气都是甜的;作为中国江南48个林业县之一,修水森林覆盖率达72.8%,中国名茶之乡和全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钟萼木、鹅掌楸、天竺桂、青钱柳等国家保护树种;水果有金樱子、猕猴桃、杨梅等,以猕猴桃资源丰富。有水稻、小麦、豆类、玉米等农产品;药材资源丰富,是江西的天然药库,主要有白术、玄参、半夏、何首乌、白头翁等。特产宁红功夫茶、双井绿茶、赭砚、石楠木梳,双井茶早在宋代已名誉京师;宁红茶也一向以“茶盖中华,价压天下”而著称。
这里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址众多,尤以上奉山背跑马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最为著名,年被命名为山背文化;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南崖、清水岩、黄龙寺、仙姑湖、黄庭坚纪念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东浒寨、布甲溶洞、汤桥温泉、山背文化遗址、修河旅游风景区等景点。其中,黄龙山被誉为江西的香格里拉;汤桥是嘉庆皇帝的太师万承风故里;黄龙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黄龙宗的发祥地,是宋代江西四大丛林之一;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60余处,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十大红色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