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当代人物 • 正文

诗歌的采矿工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夏丽萍

  他因贫辍学、外出务工,重返校园、追寻梦想;他热爱文学,徜徉诗歌海洋。中国当代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副秘书长、《国际汉语诗歌》杂志执行主编、中国诗歌流派网学术委员大枪——
诗歌的采矿工

  九月中旬,初次与大枪联系,他正在秦皇岛市参加为期三天的第七届海子诗歌艺术节,与诗友们一同出席“诗意海港”诗歌研讨会、海子诗歌音乐沙龙、“山情海韵”诗歌朗诵会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海子诗歌艺术节每届都会邀请我,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参加,今年是第四次参加。我认为,海子是天才诗人,我喜欢他的诗,敬佩他的思想,他诗中描写的理想国与我不谋而合,且他也是农民的儿子。”大枪说,他的诗作深受海子影响。

  大枪,原名杨大枪,又名杨翔,全丰镇碧环村人,其代表作有《牧羊人的早晨》《蒋胜之死》《老房子,新房子》《春天和酒杯》《打工时代的爱情》《咏杨万里二十二韵》等,诸多诗作见于各专业诗歌期刊和重要选本。曾获第四届“海子诗歌奖”提名奖,首届“杨万里诗歌奖”全国大赛传统诗歌一等奖,《现代青年》杂志社年度十佳诗人,首届东西方诗人奖银奖,第三届《山东诗人》年度长诗奖等。

  大枪自幼喜欢读书,酷爱文学,这离不开父亲的启蒙教育。大枪入学前,其父与别人一起买了一套《西游记》,在冬夜的炉火旁念给家人听,出神入化的故事让一家人听得津津有味。“我清楚记得,那时肚子很饿,但西游记十分有趣,我就喜欢上了读书,也忘记了饥饿。”大枪感慨地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书本是稀罕物,因贫买不起书的他形成了抄书的习惯,碰到好的作品便会借来抄写留底以便反复研读。

  大枪8岁时父亲去世,留下兄弟4个靠母亲独自抚养。艰苦的生活使得大枪更加发愤图强,其才情在中学时代便崭露头角,曾在全国《环境与我们》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成为当时全省唯一获奖学生。高一时,大枪与班上几名爱好文学诗歌的同学合办油印刊物《长江风》,并被推举为社长,主要刊发学生的诗歌、小说、散文等,从此开始正式写诗。“当初写诗,只因爱好分行体,同时让我更充实,有自尊,被同学认可。”大枪坦言,那段时光几乎吃不饱,是诗歌支撑着他保持乐观心态。

  高二那年,大枪因无法缴纳学费被迫辍学,远赴深圳。在深圳的四年里,大枪做过多种工作都不顺,得益于好文笔,他最终入职一家台企当文员,月薪近300元,相当于当时家乡老师的三倍工资,但大枪始终惦记着考大学之事,并于1998年毅然辞职参加高考,成功录取南昌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大学期间主修美术,让大枪对审美有更高层次的理解,逐步提高自身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而艺术都有相通之处,画画与作诗,让大枪的大学生涯精彩纷呈。毕业后,大枪到北京工作,弃艺从诗,多年来写出大量优秀诗作,2004年被南昌大学评为“杰出校友”。在京期间,他还到北京鲁迅文学院求学。

  谈到创作体会,大枪说“万事万物都是诗”,诗歌创作最重要在于主动,诗人就好比诗歌的采矿工,负责把诗歌从地下发掘到地上,给予它光焰和社会性,这既是发现也是创造。诗歌创作,诗人只有结合自身经历,将所见所感所悟融入诗中,凭借一颗诗心,善于发现事物的诗性,以真情实感打动人,才能引发读者共鸣,作品才能被认可、传播,而不是因为写诗而写诗。就好比写《咏杨万里二十四韵》,是因为大枪从小喜欢杨万里,能够背诵他的大量诗歌,喜欢其诗歌中忧国忧民情怀与人文关怀,自然而然写出,并非因参赛而作。大枪写作《蒋胜之死》,是因逝者蒋胜是他的发小,英年早逝,他参加完葬礼想写一首近体诗悼念,形式不超过七律,当时未曾想会写一首新诗,更未曾想会发展成一首长诗,作品融入了他长时期的思考。正如第三届《山东诗人》长诗奖授奖词所示,“诗人大枪的《蒋胜之死》(外一首)不仅在诗歌表现艺术上爆发出久蓄的精神强力和先锋勇气,而且将批判性的锋刃藏于平朴节制的悲悯气韵中,他立足当下,目光如电,以解剖和俯瞰之姿,体现关怀和隐痛,并将人性与神性体察纳入其中,在平面化和软语肆虐的长诗生态里显示出个性化十足的一声爆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说,大枪的诗歌作品有鲜明的艺术特点,灵动的艺术想象,质朴、深沉、真挚的感情力量,他能够运用解构、戏谑的手法与技巧,彰显诗人的犀利与机智,体现美学风貌的丰富性;大枪的诗歌创作与现实生存有非常紧密的精神关联,诗歌创作总能着眼于对时代、社会的观察以及自我的生存体验,做到有感而发,忠实于自己的写作伦理与精神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当代人物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