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丰花灯是江西修水全丰镇的一种汉族曲艺形式。是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清乾隆<义宁州志>记:"分宁(今修水)界吴楚之交,俗多类楚……城市村落乡民犹多袭旧,专事巫祷"。该地巫风、道士活动非常盛行。据传,全丰花灯曲调系由道教音乐派生而成,以花灯<下南京>一曲与道教<颂经>对照比较,两者主音为徵、羽调式,旋律风格相同,句式结构都是上下两韵五言体。
全丰花灯又称"下半本戏",说唱均用地道的西乡全丰土话,其不仅与修水流行的"上半本戏"(宁河戏)风格迥异,与外地民歌小曲也大不相同。外地一些唱花灯的艺人到毗邻全丰的村落打听后,皆称不知全丰花灯唱什么曲目,可看其别具一格。全丰花灯开场内容多为即兴打诨,器乐多以打击乐为主,有云锣、锣、小鼓、钹等,有时也以胡琴、笛子、唢呐伴奏。开场、前奏、间奏节奏相同,唱词多用"嘞"、"哟"等衬词。
全丰花灯的演产唱形式,有生、旦、丑三行。生角双手推车,旦角一手捏手帕一手扶车把表演,丑角戴礼帽、眼镜,脸画豆腐块,骑马扬鞭,时与旦角逗趣。三人方步圆场,边走边表演。场上周围站立四盏六角长形、贴有花卉图案的彩灯,灯种颇多,常见的有钵哩灯、车车灯、白鹭灯、内扎"猴子跳圈"、"仙姑推磨"、"八仙过海"等形象,又以白鹤灯居于乐队中间,象征祥和吉庆,人寿年丰。每年春节元旦起鼓发灯,至元宵止,各路灯队,四方云集,烛光连天,歌吹达曙。
花灯曲目,皆有简单情节。虽为单篇,但连场演出便组成一套故事。有外出经商的《下南京》(包括《带货》《六个月种花》);有谈情说爱的《拜新年》、《打戒箍》、《十个月摘花等郎来》;有婚外相恋的《挑妹饮酒》、《交情反情》;有夫妻情义的《劝夫》、《下麻城》;有咏花吟春的《十月莲》、《十个月逢春花》、《十二个月花》;有劳动生产的《十二个月采花》;还有祝福纳吉的<接状元> 、<十月怀胎>等等。全丰风花灯的曲调,唱的是"灯歌",大多为单曲体结构。一曲一目,曲调名即曲目名,专曲专用。调式以徵、羽居多,商、角次之。特别强调主音上方五级,与全丰方言紧密结合。表演时,以打击乐器为主,云锣、锣、小鼓、钹齐奏;唱腔中合以胡琴、笛子、唢呐托腔。唱词多衬词、衬字、衬语,几乎每一句都出现啦、啊、吧、嘞、哟、喔、喂等衬字。其衬句,如"荷花哩","溜子妹","牡丹花"等在曲调中起着句间连接,句中扩展,句尾补充的作用。衬词、衬句为灯调润腔着色渲染曲情,增强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全丰花灯有八盏(也叫盆灯),其灯工有八种特技,号称:姑嫂推磨、老鼠犯梁、刘海戏船、猴子打兑、仁贵射雕、姐妹观花、洞宾背剑、张三打虎,全属玩耍表演。节日花灯上门演出,首先要送"灯贴"通知对方。出发时,将书有"庆祝某某某娱乐花灯"的牌头开道,一路彩灯高照,锣鼓喧天。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