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卢和
中国的档案事业源远流长,历史的沿革造就了档案从业人员及档案馆室的许多美称,其中以“兰台”最为普及。东汉修建的兰台是中央管理档案、图书的专门建筑;著名的兰台史,就是从汉代开始设置的史官名称,掌管国家档案馆图籍秘书并从事著述,为御史大夫属官。为纪念成就卓著的前辈,档案工作者通常自称为“兰台人”。
11月22日早上8点,黄春生像往常一样准时到自己所在的县档案局二楼办公室上班。打开电脑查阅近期的文件和通知,换上白大褂进入档案库房察看消防等情况,与同事一道收集、整理档案……这样的“兰台人”工作,他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日复一日,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一天不做似乎少了点什么,库房里的档案就好比是自己照看的孩子,亲眼看一看心里才觉踏实。
黄重生说的话并不假,因为这份他从事的档案工作一坚持便是快三十年了。谈及为何缘结“档案”,他乐呵呵告诉笔者自己早年完全是一个“外行”。
原来,黄重生1981年考取九江师专时选择的是化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母校溪口中学教了6年化学,因妻子在修水丝厂上班,两地分居不便,1991年2月调到县档案局工作,那年他才29岁。
教书与档案管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的变化很大,学校里非常热闹、活泼,而档案馆非常寂寞、清贫。另外,面对一个新工作什么都不懂。”黄重生说,档案的业务性很强,刚开始连一个章都不会盖。于是,他一方面向老前辈虚心请教,主动跟着他们常看常问,另一方面买来很多档案管理相关的书籍加强理论学习。黄重生介绍,现在也会遇到很多不懂的业务,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新标准、新规范在逐步制订,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否则很难适应。
县档案馆现有档案近14万卷、图书1.4万册,涉及文书、会计、科技、声相等门类以及各单位部门的业务档案,档案库房面积3200余平方米。“从废纸里面淘金子。”黄重生介绍,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归档的价值,这需要档案工作者进行鉴别,把有价值的东西保存下来。因此,大家平日里都是各做各的事,从大量的文件中一份一份斟酌细查,这特别需要耐心与细致,从个人来讲还要有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理档案、编写全宗、抢救历史档案、防虫蛀、打扫卫生……繁琐而又枯燥的工作,日复一日,黄重生和他的同事一道将馆藏悉心呵护,确保档案资料安然无恙。档案馆规定,所有档案每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大整理和大检查。黄重生从档案柜里拿出几卷档案,充满着一股陈年的气味。由于设计要求,库房里面的空气并不对流,很闷。“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要是感冒了,没有个十天半月是好不了的。”黄重生说。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档案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室,更伴随着城市的成长和发展。档案馆肩负“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黄重生有一个感受,那就是至今仍有部分单位部门对档案归档工作的认识不够。黄重生介绍,档案工作主要有三个环节:收集、保管以及提供利用。所以,按照相关规定,现行机关期满五年的档案必须向县档案馆移交,但有的单位并不这样,他们一定程度忽视了档案保管、归档的重要性。于是,他和同事们把很多的时间都花费在了《档案法》等知识的宣传上,催促有关单位加强档案归档,为这座城市留下重要的历史印迹。
二十五年,时光荏苒,可以书写无数种可能,但是黄重生却把它献给了档案工作。据了解,这么长时间的坚持在档案工作一线,全市也仅有两三个。在我县,他是工作时间最长的。多年来,黄重生把青春献给了档案工作,也收获了很多荣誉,多次获评全县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黄重生对档案工作的体会,更是对年轻一辈的殷切期望。如今,他即将到达退休的年纪,但是仍然坚持按时上下班,安安心心做好本职工作,“你都这么大年纪了,马上就要退休的人,工作上可以马虎一下。”面对朋友们的劝说,黄重生的回答是:“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拿了国家一份工资,就应该尽一份责任。”
面对日复一日的繁琐工作,黄春生和他的同事们选择的是默默坚守。采访完黄重生,初次感受档案馆工作后,他们的低调与认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