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水是一块红色沃土。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修铜一带不停留”,从这里一直走到井冈山,建立起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修河大地由此矗立起可歌可泣的英雄群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喝着修河水长大的著名传记作家杨勤良,受这里红色文化的氤氲浸染,从小接受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传播红色文化,书写红色经典,成了他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一辈子的执着追求。
杨勤良勤奋好学,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文字功底扎实。他16岁投笔从戎,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他的那些战斗题材的通讯报道,让他在连队就小有名气。后来回到地方工作后,但他军人退伍不褪色,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参加1984年江西省首批自学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后来我们一起考进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是理论班哲学专业的同学。那时候他常有小说见诸报端,令我对这个从车间里走进学堂的同学刮目相看。在校期间,他在学好本专业哲学的同时,对党史军史知识的求知欲特别强,业余时间几乎全泡在图书馆和资料室里,给老师及同学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俩是同一天在学校入党的,彼此十分了解和信任,也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问题。毕业时谈到未来的打算,他就表示还是喜欢写点东西。
党校分别近二十年后,杨勤良来江西的赣南及吉安为开国将军幸元林写传记做实地考察,我尽自己的所能为他的采访及收集资料提供方便。历经五年的辛勤耕耘,他的报告文学《罗霄山之子——记幸元林将军》于2009年6月正式出版。书的封面照是井冈山的五指峰,那是我陪他遥望五指山时拍摄的。
我知道幸元林将军是安源煤矿的工人,你写的第一本传记怎么不是修水籍的将军?拿到幸元林将军的传记时,我这样问杨勤良。他说有渊源的。幸元林16岁在安源加入红军,中央苏区时转战江西、福建两省,五次反“围剿”战斗中五次负伤,长征中三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甘苏区。不久参加西路军征战,在冰天雪地里与敌军进行殊死战斗,惊天地泣鬼神,三次被俘,最终他带领八十多名红军战友逃出魔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烽火前线。抗日战争后期的1944年11月,随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南下支队,转战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历时将近一年。到江西境内时,就在修水与围追堵截的敌人浴血奋战过。杨勤良说,是幸元林矢志不渝的信念,血战到底的精神感动了自己。
传记文学作品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和虚构类文学作品,真实性是它的灵魂。而文学的真实是建立在历史的真实性之上的。所以采访当事人和他的战友、亲人,就成了杨勤良工作之余的主要生活内容。好在他是学哲学的,能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写人物,做到忠于历史,还原历史,客观、公正地将主人公的事迹写出来,做到人物丰满,有血有肉。
2012年春天,杨勤良来井冈山柏露乡搞扶贫工作,送了一本他刚出版的《一代骁将曾保堂》给我。翻着他的新书,聊着他的扶贫,我作为老同学更多的是叮嘱他适应气候,注意身体。时隔两年,杨勤良再次来井冈山柏露乡。此刻他已经是柏露乡的荣誉乡民了,俨然一位本地人模样。让我意外的是,刚见面他就从包里掏出了一本新近出版的报告文学《放羊娃的足迹——记老红军王鸿荣》给我。扶贫工作是攻坚战,在繁重的扶贫工作之余,他还能笔耕不辍,不断有新作问世,这种执着的精神确实让我感动。我在敬仰革命前辈的同时,也为我的同学杨勤良点赞。他所做的事情,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我在学院的网站上看到了杨勤良发表在《江西行政学院学报》上的《柏露会议历史地位的探讨》、《新城战斗对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贡献》两篇论文,很是高兴和激动。他身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却没有忘记革命传统,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做着积极的贡献。铭记前辈奋斗精神,激励后人奋发有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勤良几十年的孜孜不倦、勤学苦练,在文学创作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他开始了收获的季节。前不久,我和杨勤良在海南相见,得知他手上还有好几部报告文学书籍即将出版,很是为他骄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有了春天忙碌播种,才有秋天的累累硕果。
衷心地祝愿杨勤良成为文坛常青树。
从修河一路走来的红色文化作家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肖居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