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冷贺 杨鹏远 蔡鑫
江西省修水县白岭镇,古属宁州西乡,位于该县西北部的黄龙山南麓,接壤湖北省通城县、湖南省平江县,毗邻本县全丰镇、路口乡、黄龙乡,是修河的源头之一。境内山峦起伏,雄关迭起,溪河密布,古道纵横,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8年,自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白岭之后,倭寇进行烧杀抢掠,让白岭人民饱受欺凌。不屈不挠的白岭人民密切配合中国军队在当地的驻军携手作战,顽强抵抗日军。
70多年过去了,这些抗日牺牲将士的忠骨,安葬何处呢?6月2日,腾讯·大渝网“重走川军出川抗战路”团队对此进行了探访。
川军将领誓死奋战保卫长沙安全
从1939年9月下旬始,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一部从鄂南等地经赣北修水多次企图进犯长沙。驻防修水白岭、路口、全丰一带的川军第二十七集团军第二十军,辖2个师6个团共计5000余人,在军长杨汉域的指挥下利用有利地形,采取步步为营、昼伏夜出、逐个击破等灵活战术,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在南楼岭、苦竹岭、七里冲、福寿岭和金峰山等地与日军激战,战线绵延10多公里,进行了10多次大小战斗,打死打伤日军数百人。据初步调查,杨汉域部伤亡人数在1500人左右。
1938年底,首任集团军总司令杨森率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部驻防平江,二十军军部驻修水白沙岭。
1939年9月,日军6个师团10万之众分兵合击长沙,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第十五集团军关征麟部和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加以阻击。第一次会战,二十军在白沙岭、长寿街等地打退了日军,并多次侧击、伏击日军,破坏公路,使日军机械化部队无法前进,重兵器难以活动,补给护送也很困难。“敌如入沙漠,如陷泥泞,遭受不能解决之困难。”“其战力致无法维持,遂为我军所击败。”
1941年9月,日军20万人再次进犯长沙,第9战区投入10个军27万人进行正面抵抗,第二十军军担任通城以南唐城坳、高岘、七里山等地防务,死守新墙河一线。9月上旬,日军突破新墙河防线,进逼长沙,在长沙东北和东面山地阵地前遭到中国守军火力的大量杀伤,二十军在新墙河以南、汩罗江以北的地区猛击日军后续部队,切断敌人补给线,并夜击、侧击日军。10月12日,日军向北溃退。从9月7日开战至10月12日收兵,打死打伤日军21075名,缴获战马47匹,轻重机枪17梃,三八枪169支以及无数弹药,第二十军官兵死伤也很多。
3 次长沙会战,第二十军表现神勇,建有奇勋。12月24日,日军强渡新墙河南犯,二十军军加以阻击,战斗十分激烈。133师398团第1营营长王超奎(四川涪陵人,今重庆涪陵人)率部固守傅家桥,在日军炮火猛烈进攻下,阵地全毁,死伤极重,仍无一人后退,并利用颓垣弹穴阻止日军步兵前进,全营500人最后均战死沙场。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扼制住了日军南下的势头,保卫了长沙的安全,中国战场出现了胶着的局面。
几百座矮坟遍布白岭镇荒岭
70多年过去了,这些抗日英烈的忠骨葬于何处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寻访了当地知情老人戴致汉、冷芬平、冷才我和包平国等人。白岭镇白岭村20组村民戴致汉和附近村民冷芬平,把我们带到白岭集镇南行约400米的戴家岭甘笼窝,惊见一处大面积的疑似抗日军人墓群。
这座荒岭,布满了几百座矮矮的坟墓。在西南山脚的排水沟边,立有一块简朴的麻石墓碑,高约80公分,拭去碑上青苔,赫然可见“抗日军人墓”五个大字。由于长年累月的雨水侵蚀,墓碑已略向前倾。
戴致汉、冷芬平两位老人,用柴刀砍去荒岭上的一片荆棘杂草,便露出几块矮矮的麻石墓碑,碑上都刻有“古人坟”三字。我们在荒岭上仔细寻找,发现这样的“古人坟”墓碑竟有200余块。戴致汉说,当年杨汉域军在附近的七里冲、包家源、福寿岭、金峰山与日军激战,伤亡很大,他们大多数是川军将士。此外,也有少数鄂湘赣边区游击队的战士。
接着,他们带我们找到一座鄂湘赣边区游击二支队二大队六中队分队长李梓榜的坟墓,墓前立有一块“阵亡分队长李梓榜墓”的青石墓碑。
据白岭集镇60多岁的老居民冷才我介绍,以他的外公万昌福为首的当地老百姓,曾自发参与安葬这些为国捐躯的军人遗体。万昌福当时在地主家打长工,为此专门请了1个多月的假,来安葬这些抗日军人。万昌福曾告诉冷才我,这些遗体,有的身首异处,有的缺臂少腿,有的头被炸烂,有的胸前穿孔,真是惨不忍睹;因为人手不够,遗体太多,有的墓坑同时葬了几具遗体。
戴致汉老人说,安葬在这里的抗日军人有800~1000人左右。在解放初期,以该地初级社社长、共产党员戴致高为首的百姓,动用当地民间集资来的安葬孤寡老人的“孤全会”资金,请本地石匠刻了一块“抗日军人墓”碑和另一块记有立碑时间和立碑人(戴致高等)的石碑,并排立在现址,刻有立碑时间和立碑人的石碑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才被人取走;同时,在该岭的这些抗日军人墓前立了200多块较小的“古人坟”墓碑。
夕阳如血,青山无语,英烈无名。我们静立于这片墓群前,默哀良久!
文/冷贺 杨鹏远 蔡鑫 图片统筹/刘治宇 图/李自洋 杨德华 田云华 李开磊
(特别感谢修水县研究抗战人员对本文提供的宝贵史料)